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其八》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其八》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孟子告子辨内外,汉王项王争雌雄。

谁欤著定会陔录,梭象终输与遁翁。

(0)
翻译
孟子与告子辩论内外之理,
汉王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霸业。
注释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告子是他的名或别号。
汉王:指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项王:指项羽,楚汉战争中的重要人物。
雌雄:比喻胜负、高低,这里指争霸权势。
著定:确定,裁定。
会陔录:会辑的名录,这里可能指历史典籍或功绩记录。
梭象:古代围棋术语,这里比喻争胜者。
遁翁:隐士的称呼,这里可能指某位在学术或历史评价中占据优势的人物。
鉴赏

这是一句富含历史信息和哲理的诗句,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学养和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孟子告子辨内外”,这里借用孔子的弟子孟子之名,强调的是区分事物的本质与表象,内在与外在的辩证关系。孟子主张性本善,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这里可能是在讨论儒家思想中关于人性的高尚追求。

“汉王项王争雌雄”,这一句则是对历史事件的提炼。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与楚霸王项羽之间的争斗,象征着权力的转移和英雄辈出的时代特点。这场争斗最终以刘邦的胜利告终,建立了长达四百年的汉朝。

“谁欤著定会陔录”,这里的“谁”可能是指历史的评价者或是诗人自问。"著定"意味着记录和确立,而"会陔录"则可能是指对历史事件的总结和记载。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评价的思考,强调了对历史正确理解的重要性。

“梭象终输与遁翁”,这一句则充满了哲理。"梭象"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流逝,而"终输"则是指最终的归宿或结果。"遁翁"一词则常用来形容隐居之人,这里可能暗喻着历史人物在功成名就之后的退隐,或者是在世事纷争后的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也表达了一种对历史事件和哲理的深刻洞察。它通过对古代圣贤与英雄争霸史实的提炼,探讨了人性、权力转移以及时间流逝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历史与宇宙本质的思考。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赠罗子实画士

君提画谱入神品,不独手摸在心审。

予生骨相蹇且寒,笑比虞翻屯更甚。

云台麟阁惭少缘,褒公鄂公义凛然。

烟霞痼疾老未愈,蒲柳弱质秋堪怜。

山中耕读性所爱,或投彩毫即把耒。

请君为作东皋图,画我看书坐牛背。

(0)

羚羊峡·其二

此生自信非蠕涎,风云变态仍问天。

何由跕跕惊飞鸢,扶桑断石去不远,铜柱高倚南山边。

(0)

赠伯姊

草有并蒂花,木有连理枝。

果有合欢核,豆有同根萁。

鱼或比目游,鸟亦比翼随。

同功茧作绵,合卺玉为卮。

我与子姊妹,愿得不相离。

出必同车轮,居必联屋楣。

见月每共拜,弄珠定双嬉。

子妆我掠鬓,子盥我奉匜。

我衣捣子砧,子濯污我私。

机张我续织,镜听子兼持。

子褰我衾裯,我餔子粥糜。

寒辄拥子背,暑还扇我肌。

子女迭相抱,帷帐恒并施。

生从比肩人,没以百岁期。

(0)

广陵词

桃花新雨后,载月出䢴沟。

枣板江南曲,筠帘撶子舟。

飞飞双燕子,何处觅迷楼。

(0)

通济桥

半空驾起苍龙脊,不怕双溪水来急。

踏向亭亭高处望,东西有路通南北。

(0)

雁字

故国霜前省旧游,夕阳影里见银钩。

都将塞北千年恨,写破江南万里秋。

一画如真横远汉,数行带草落平洲。

传书莫到秦淮上,明月芦花客正愁。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