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马台诗·其三》
《戏马台诗·其三》全文
明 / 陈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拟上高楼第几层,玉壶携酒不成登。

长江台下留今古,荒址山头历废兴。

时到人心崇泰运,势倾天意困阴陵。

乌江一去船何在,恨煞无槎可借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戏马台的壮丽景色与历史变迁,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思考。诗人站在戏马台之上,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脉动,既有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感慨。

首句“拟上高楼第几层”,以拟想的方式引出主题,暗示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接着,“玉壶携酒不成登”一句,既是对饮酒赏景的渴望,也暗含了未能如愿的遗憾,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长江台下留今古,荒址山头历废兴。”这两句通过长江与戏马台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更迭。长江见证了无数的岁月变迁,而戏马台则记录了特定的历史时刻,两者共同构成了时间与空间的宏大画卷。

“时到人心崇泰运,势倾天意困阴陵。”这两句表达了对时代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人心向善,国家繁荣昌盛;而在逆境中,个人或国家可能会遭遇困境,这反映了人与自然、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

最后,“乌江一去船何在,恨煞无槎可借乘。”引用了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借由“无槎可借乘”的比喻,暗示了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与悲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命运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陈衡
朝代:明

明浙江淳安人,字克平。永乐十五年举人,官亳州学正。工诗,有《半隐集》。
猜你喜欢

四序回文十二首·其二冬

裂瓦寒霜重,铺窗月影清。

灭灯惊好梦,孤枕念深情。

(0)

郊居

芒屦松冠野外装,茶铛药灶静中忙。

含风荇逐波纹展,著雨花连土气香。

停策仰檐朝觅句,披襟穿树晚追凉。

蓬蒿似欲荒三径,疏懒谁知意更长。

(0)

还丹复命篇.五言十六首·其三

此事诚难测,贤愚总不分。

雀应非凤类,马不入羊群。

㹀产都三百,乾坤共一斤。

巡行十二路,赤脚猛将军。

(0)

送秦令元发赴吉阳

百里威风已震惊,朱幡夹道耸先声。

耕桑不扰民归业,香翠无求吏自清。

老去方知五马贵,愁来未觉一杯轻。

世情冷暖难开口,怀抱因君得尽倾。

(0)

赠陈谠二首·其二

人物有兴废,山川无古今。

匹夫空有志,四海孰知心。

莫睹芝兰室,如游薝卜林。

同行六七子,涕泪各沾襟。

(0)

客有见馈温剂云可壮元阳感而有作

世人服暖药,皆云壮元阳。

元阳本无亏,药石徒损伤。

人生百岁期,南北随炎凉。

君看田野间,父老多康强。

茅檐弄儿孙,春陇驱牛羊。

何曾识丹剂,但喜秫黍香。

伊予十年谪,日闻贵人亡。

金丹不离口,丱妙常在傍。

真元日渗漏,滓秽留空肠。

四大忽分离,一物不得将。

歌喉变哀音,舞衣换缞裳。

炉残箭镞砂,箧馀鹿角霜。

咄哉此愚夫,取乐殊未央。

我有出世法,亦知不死方。

禦寒须布帛,欲饱资稻粱。

床头酒一壶,膝上琴一张。

兴来或挥手,客至亦举觞。

涤砚临清池,抄书傍明窗。

日用但如斯,便觉日月长。

参苓性和平,扶衰固难忘。

恃药恣声色,如人畜豺狼。

此理甚明白,吾言岂荒唐。

书为座右铭,聊以砭世盲。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