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上高楼第几层,玉壶携酒不成登。
长江台下留今古,荒址山头历废兴。
时到人心崇泰运,势倾天意困阴陵。
乌江一去船何在,恨煞无槎可借乘。
拟上高楼第几层,玉壶携酒不成登。
长江台下留今古,荒址山头历废兴。
时到人心崇泰运,势倾天意困阴陵。
乌江一去船何在,恨煞无槎可借乘。
这首诗描绘了戏马台的壮丽景色与历史变迁,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思考。诗人站在戏马台之上,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脉动,既有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感慨。
首句“拟上高楼第几层”,以拟想的方式引出主题,暗示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接着,“玉壶携酒不成登”一句,既是对饮酒赏景的渴望,也暗含了未能如愿的遗憾,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长江台下留今古,荒址山头历废兴。”这两句通过长江与戏马台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更迭。长江见证了无数的岁月变迁,而戏马台则记录了特定的历史时刻,两者共同构成了时间与空间的宏大画卷。
“时到人心崇泰运,势倾天意困阴陵。”这两句表达了对时代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人心向善,国家繁荣昌盛;而在逆境中,个人或国家可能会遭遇困境,这反映了人与自然、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
最后,“乌江一去船何在,恨煞无槎可借乘。”引用了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借由“无槎可借乘”的比喻,暗示了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与悲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命运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深切感悟。
世人服暖药,皆云壮元阳。
元阳本无亏,药石徒损伤。
人生百岁期,南北随炎凉。
君看田野间,父老多康强。
茅檐弄儿孙,春陇驱牛羊。
何曾识丹剂,但喜秫黍香。
伊予十年谪,日闻贵人亡。
金丹不离口,丱妙常在傍。
真元日渗漏,滓秽留空肠。
四大忽分离,一物不得将。
歌喉变哀音,舞衣换缞裳。
炉残箭镞砂,箧馀鹿角霜。
咄哉此愚夫,取乐殊未央。
我有出世法,亦知不死方。
禦寒须布帛,欲饱资稻粱。
床头酒一壶,膝上琴一张。
兴来或挥手,客至亦举觞。
涤砚临清池,抄书傍明窗。
日用但如斯,便觉日月长。
参苓性和平,扶衰固难忘。
恃药恣声色,如人畜豺狼。
此理甚明白,吾言岂荒唐。
书为座右铭,聊以砭世盲。
《客有见馈温剂云可壮元阳感而有作》【宋·李光】世人服暖药,皆云壮元阳。元阳本无亏,药石徒损伤。人生百岁期,南北随炎凉。君看田野间,父老多康强。茅檐弄儿孙,春陇驱牛羊。何曾识丹剂,但喜秫黍香。伊予十年谪,日闻贵人亡。金丹不离口,丱妙常在傍。真元日渗漏,滓秽留空肠。四大忽分离,一物不得将。歌喉变哀音,舞衣换缞裳。炉残箭镞砂,箧馀鹿角霜。咄哉此愚夫,取乐殊未央。我有出世法,亦知不死方。禦寒须布帛,欲饱资稻粱。床头酒一壶,膝上琴一张。兴来或挥手,客至亦举觞。涤砚临清池,抄书傍明窗。日用但如斯,便觉日月长。参苓性和平,扶衰固难忘。恃药恣声色,如人畜豺狼。此理甚明白,吾言岂荒唐。书为座右铭,聊以砭世盲。
https://shici.929r.com/shici/v7pyUdl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