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海楼》
《望海楼》全文
宋 / 沈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雨声林外尽,秋色望中添。

落日挂疏柳,远江横暮檐。

好风疑有意,堕叶故争帘。

为问楼中客,胡为尽日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望海楼所见的秋日景象,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

首联“雨声林外尽,秋色望中添”,以雨声渐止,秋色在远方逐渐显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雨后的森林显得格外清新,而远处的秋色则增添了几分季节的韵味,引人遐想。

颔联“落日挂疏柳,远江横暮檐”,进一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景色。落日在稀疏的柳树间悬挂,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幅画作;而远处的江水横跨在傍晚的屋檐之下,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壮阔的画面。这两句通过落日与疏柳、远江与暮檐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广阔。

颈联“好风疑有意,堕叶故争帘”,则是对微风和落叶的细腻观察。微风似乎有意地吹拂,带着一丝凉意,而落叶则像是故意地与窗帘互动,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趣味。这一联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尾联“为问楼中客,胡为尽日淹”,则转向对楼中之人的关注,提出疑问:为何楼中的客人会停留如此之久?这既是对人物行为的询问,也暗含了诗人对于美好景致的留恋之情。通过这一问,将读者的思绪从具体的景物转向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时间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沈括

沈括
朝代:宋   字:存中   号:梦溪丈人   籍贯: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   生辰:公元1031~1095年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
猜你喜欢

朝中措·谁翻新曲玉溪滨

谁翻新曲玉溪滨。
何日得为邻。
醉里行歌相答,步随泉石松云。
如今又是梅时候,只有眼中人。
魂断幽香孤影,花前闲整衣巾。

(0)

好事近·梅雨快晴风

梅雨快晴风,苔竹定翻新箨。
相望得寻幽调,把陈言都略。
大江东去更飞云,心事共回薄。
彷佛散庵佳处,一声声猿鹤。

(0)

好事近·三叠古藤阴

三叠古藤阴,自笑无能为役。
千载和陶新曲,了非仙非释。
影徒随我月徘徊,风叶露华湿。
瓮下是成真逸,醉令人思毕。

(0)

好事近·黄发享颐期

黄发享颐期,兄弟此时宜告。
见说对床夜雨,世间尘都扫。
青毡堂外瑞峰高,云气拂晴昊。
老大中原人物,在江湖乡保。

(0)

好事近·一涧水南山

一涧水南山,腊尽春生梅雪。
行过小桥深处,带疏钟横月。
征衫闲着指东吴,休怕与人别。
吟到翠圆枝上,是归来时节。

(0)

好事近·春色入芳梢

春色入芳梢,点缀万枝红玉。
莫道怕愁贪睡,倚新妆如束。
纷纷桃李太妖娆,相对夜阑烛。
记取疏花横处,有暗香飘馥。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