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千山净,炊烟处处新。
世情殊不足,风俗岂能淳?
老棘余生意,槁花空悟春。
相逢非古意,在我著乌巾。
雨后千山净,炊烟处处新。
世情殊不足,风俗岂能淳?
老棘余生意,槁花空悟春。
相逢非古意,在我著乌巾。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清新宁静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对世事人情的感慨。"雨后千山净",寥寥数语便展现出雨后的山峦洁净如洗,透出一种空灵之美。"炊烟处处新"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烟火气息,新炊的炊烟袅袅升起,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然而,诗人心中却藏着忧虑:"世情殊不足,风俗岂能淳?"他感叹世态炎凉,人心不古,风俗不再淳朴。"老棘余生意,槁花空悟春"借老棘虽枯仍有生机,槁花徒然感知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无奈与对淳朴之风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相逢非古意,在我著乌巾"作结,暗示了自己与他人相遇,已不再是古代那种淳朴真挚的交往方式,而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得不戴上"乌巾"(可能象征世俗的面具)来应对。整首诗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