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人巫峡中望十二峰之作》
《和人巫峡中望十二峰之作》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十二峰横彩翠长,含情不忍上高唐。

朝云终古疑神女,暮雨何年惑楚王。

南国荒淫多梦寐,骚人讽谏有辞章。

兰荪亦爱风流地,茎叶青青不断香。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和人巫峡中望十二峰之作》。诗中描绘了巫峡十二峰的壮丽景色,以及对古代神话传说的联想与感慨。

首句“十二峰横彩翠长”,以“十二峰”点明主题,用“横”字描绘出山脉的绵延不绝,而“彩翠长”则生动地展现了山色的斑斓与连绵,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

接着,“含情不忍上高唐”一句,借用了“高唐”这一典故,暗示了山峰之间可能蕴含着古老的爱情故事或神话传说,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神秘故事的向往与好奇。

“朝云终古疑神女,暮雨何年惑楚王”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神话传说的联想。神女与楚王的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广为人知,诗人在这里将之与十二峰相连,既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表达了对历史与自然之间奇妙联系的思考。

“南国荒淫多梦寐,骚人讽谏有辞章”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更广阔的历史背景,通过“南国”、“荒淫”、“梦寐”等词,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复杂面貌。同时,通过“骚人”(指屈原等古代文人)的“讽谏”与“辞章”,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

最后,“兰荪亦爱风流地,茎叶青青不断香”两句,诗人以兰花和香草为喻,赞美了十二峰这片土地的美丽与芳香,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品质与精神追求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还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才华。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题哥罗驿竹枝词

尺五攀天天惨颜,盐烟溪瘴锁诸蛮。

平生梦亦未尝处,闻有鸦飞不到山。

风黑马嘶驴瘦岭,日黄人度鬼门关。

黔南此去无多远,想在夕阳猿啸间。

(0)

步韵奉酬林郡守二首·其一

六槐何日起商岩,未许蟠龙卧碧潭。

天下苍生还有待,郡中善政却无惭。

锦囊珠玉成咳唾,绮席风云出笑谈。

千载通天蒙品藻,恐教虚誉满江南。

(0)

冶城

冶城昔是王公宅,鹊噪乌啼异昔时。

不见犊车催麈尾,莫年惆怅蔡家儿。

(0)

用圣行韵和呈几仲

牢落郊原正早收,书来起我顿风流。

弦歌韵里识琴贱,鸿鹄飞时逢奕秋。

极目烟云来指顾,何时谈笑共沈浮。

文章落笔惊人眼,新有声名旧姓侯。

(0)

春霁

动润毕化事,清旸却阴翳。

披云出寸碧,银色烂盈地。

芳径导众乐,顽冻展群翠。

雨霁春且老,良时固难计。

好景归新诗,清樽接佳士。

韶光宜夕阳,醉笑莫轻起。

(0)

题县簿清心亭

君向池边展旧亭,坐临止水觉心清。

暑风菡萏尘难染,霜月苍烝节更明。

对酒独醒公外况,隔墙人语静中声。

谁怜老凤堪栖棘,梦断韶音奏九成。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