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物傍春柳,交交东复西。
班姬正愁思,莫向汉宫啼。
何物傍春柳,交交东复西。
班姬正愁思,莫向汉宫啼。
这首诗以“莺”为题,描绘了春天里黄莺在柳树间穿梭的生动场景,同时融入了班姬(即班婕妤)的典故,赋予了诗歌更深层次的情感与寓意。
首句“何物傍春柳”,以疑问的形式引出主题,仿佛在询问着春天的使者是谁,在柳枝旁轻盈地跳跃。接着,“交交东复西”,生动地描绘了黄莺在柳枝间来回穿梭的情景,展现了它们活泼、自由的特性,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班姬正愁思,莫向汉宫啼”,巧妙地引入了历史人物班婕妤的故事。班姬是汉成帝的妃子,因不满宫廷的奢华生活和成帝的荒淫无度,选择了退居冷宫,以诗文自娱。在这里,诗人将黄莺比作班姬,表达了黄莺在春天的美景中却无法自由飞翔,似乎也怀有某种愁思。诗人通过这一比喻,不仅赞美了黄莺的美丽与自由,也借以抒发了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束缚与无奈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深沉而不失灵动,通过黄莺这一形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又蕴含了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不公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