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
《感事》全文
明 / 苏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区区可是学仙徒,别有丹方足自娱。

三爵自无闲计较,五车时有老工夫。

闲看雨里花无恙,更喜窗前竹不枯。

今古浮名同一梦,莫论平越与平吴。

(0)
鉴赏

这首诗《感事》由明代诗人苏葵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首联“区区可是学仙徒,别有丹方足自娱。”以自嘲的口吻开始,诗人仿佛在说,自己不过是追求长生不老的学仙者,但真正让他感到快乐的是另有妙方,即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娱乐。这里暗含着对世俗追求的反思,以及对内心世界的重视。

颔联“三爵自无闲计较,五车时有老工夫。”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并不为琐碎之事烦恼,而是专注于阅读(五车代表丰富的知识),这不仅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自我修养的方式。这里的“老工夫”既指读书,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知识积累的持久性。

颈联“闲看雨里花无恙,更喜窗前竹不枯。”转而描写自然界的景象,诗人悠闲地观察雨中的花朵安然无恙,对窗外的翠竹常青感到欣喜。这一联通过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韧性的赞美,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尾联“今古浮名同一梦,莫论平越与平吴。”总结全诗,诗人认为古今的虚名如同梦境一般,不值得过分追求或争论。这里的“平越与平吴”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战争或政治事件,诗人借此表达对历史功名的淡然态度,强调了个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重视。诗中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越,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苏葵
朝代:明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猜你喜欢

金陵杂感·其一

金陵犹是帝皇州,六代繁华指故丘。

宫市直通芳乐苑,漏声高出景阳楼。

锦袍客侍春江宴,玉树歌从月下游。

赚得御沟花下水,年年羞向野墙流。

(0)

书怀·其二

林皋晴好引雏行,辟地湖南漫课耕。

学道养年非肉味,爱閒终日在莺声。

碧云暮合佳人渺,芳草秋生苦菊生。

物外徜徉谁作侣,岩僧惟有白云情。

(0)

福州冬杪同钱塘孙大苏饮陈君湖亭时疏柳黄花林峦映带大苏指点佳处云恍见家湖山断桥也隔绝兵戈言念昔游共为感叹

青山同是一般春,物候偏新感远人。

千树红梅飘不尽,尚留歌板绕文茵。

(0)

画勾漏洞图并题

勾漏当年令葛仙,冰嘶鹅管玉田田。

千秋药冷丹炉火,再向寒灰续紫烟。

(0)

秋日集饮大树园

苍苍大树倚琼宫,拂石清言近晋风。

薄暮鸟归棋局后,一秋人醉画图中。

花开花落心俱寂,云去云来眼亦空。

莫问玉山旧时事,露寒兰版宴荒丛。

(0)

玉瓶

瓦砾非所贵,无暇彻底澄。

爱花添洁水,当座见良朋。

气煖宜幽独,心虚入夜灯。

在山犹自抱,器汝亦何凭。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