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皋晴好引雏行,辟地湖南漫课耕。
学道养年非肉味,爱閒终日在莺声。
碧云暮合佳人渺,芳草秋生苦菊生。
物外徜徉谁作侣,岩僧惟有白云情。
林皋晴好引雏行,辟地湖南漫课耕。
学道养年非肉味,爱閒终日在莺声。
碧云暮合佳人渺,芳草秋生苦菊生。
物外徜徉谁作侣,岩僧惟有白云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画卷。首联“林皋晴好引雏行,辟地湖南漫课耕”展现了一片晴朗的林间开阔地,孩子们在父母的带领下愉快地行走,农人在广阔的湖南地区悠闲地耕作,一幅和谐自然的生活景象跃然纸上。
接着,“学道养年非肉味,爱閒终日在莺声”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精神修养和闲适生活的追求。他不以物质的享受为满足,而是喜爱在莺鸟的歌唱中度过平静的一天,暗示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重视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碧云暮合佳人渺,芳草秋生苦菊生”描绘了傍晚时分,碧云低垂,佳人似乎已远去,只有远处的芳草和秋天新生的苦菊陪伴着诗人。这一景象既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又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珍惜。
最后,“物外徜徉谁作侣,岩僧惟有白云情”表达了诗人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在远离尘世的环境中漫步,唯有岩中的僧侣和飘逸的白云能成为他的伴侣,象征着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千峰万峰同一峰,峰尽削立无蒙茸。
千松万松同一松,千悉直上无回容。
一峰云青一峰白,青尚笼烟白凝雪。
一松梢红一松墨,墨欲成霖赤迎日。
无峰无松松必奇,无松无云云必飞。
峰势南北松东西,松影向背云高低。
有时一峰承一屋,屋下一松仍覆谷。
天光云光四时绿,风声泉声一隅足。
我疑黄河翰海地脉通,何以戈壁千里非青葱。
不尔地脉贡润合作天山松,松干怪底一一直透星辰宫。
好奇狂客忽至此,大笑一呼忘九死。
看峰前行马蹄驶,欲到青松尽头止。
宣和道君天帝子,降灵下作长生主。
风流不混世间尘,清出冰壶湛秋宇。
前身雅是太霄君,金编玉策多奇勋。
感此仙禽四十翼,朝真东度三山云。
低回不肯去,舞雪依端门。
长鸣若有诉,飞声彻昆仑。
是时道君振衣起,遥听鹤语通仙意。
濡毫为写青田真,龙香更洒亲题字。
朱顶凝丹砂,白羽吹霜袂。
内府珍藏谁敢沽,大贝南金烂无比。
想当政和年,善治谈老庄。
遂令霞上仙,控鹤森翱翔。
一朝中原成永诀,五国城高卧风雪。
此时老鹤如可呼,便欲骑之上天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