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君英洒,出言如许沈。
文章真可泣,正始有遗音。
弃粕饷群喙,持几还寸心。
大衢闻击缶,我欲閟瑶琴。
不信君英洒,出言如许沈。
文章真可泣,正始有遗音。
弃粕饷群喙,持几还寸心。
大衢闻击缶,我欲閟瑶琴。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对孔继鑅诗歌的评价,充满了对孔继鑅作品的赞赏与敬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
首句“不信君英洒”,以“君英”比喻孔继鑅的才华,用“洒”字形容其文笔如泉水般自然流畅,表达了对孔继鑅才华的肯定和赞美。接下来,“出言如许沈”则进一步描绘了孔继鑅言辞的深沉与内敛,暗示其作品不仅语言精炼,更蕴含着深厚的思想情感。
“文章真可泣”一句,直接表达了对孔继鑅作品情感深度的赞叹,认为其文字能够触动人心,引人泪下。接着,“正始有遗音”则借用了古代音乐理论中的术语“正始”,暗指孔继鑅的作品在艺术上达到了高雅和谐的境界,保留了传统美学的精神。
“弃粕饷群喙,持几还寸心”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赞扬孔继鑅在创作时能摒弃俗套,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展现出其作品的独特性和个性。这里“粕”指的是陈旧、俗气的内容,“群喙”比喻社会上的各种声音和批评,而“持几还寸心”则强调了保持自我、坚持内心真实的重要性。
最后,“大衢闻击缶,我欲閟瑶琴”两句,以“大衢”(大路)和“击缶”(敲打瓦盆)的场景,以及“瑶琴”(珍贵的琴)的隐喻,表达了对孔继鑅作品的推崇。在喧嚣的外界面前,孔继鑅的作品如同击缶之声,虽不显眼却自有其独特的魅力;而“我欲閟瑶琴”则表达了诗人自己愿意暂时放下高雅的艺术追求,去欣赏并推崇孔继鑅这种更为质朴、贴近人心的作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孔继鑅作品的评价,不仅展现了对文学艺术的深刻见解,也体现了诗人对不同风格作品的包容与尊重,以及对真正艺术价值的追求。
晓幕飞花,同云做冷,开帘舞雪纷纷。
手把残书,寒烟昼闭闲门。
茅堂高士犹僵卧,有几人、驴背孤村。
想朱楼、绿鬓相偎,笑引芳樽。
当时气暖兰缸夜,尽温柔乡里,私语殷勤。
憔悴今宵,旅灯伴我黄昏。
雁鸿屡爽刀头约,问腰肢、又减三分。
拥香衾、欲诉梅华,谁与温存。
十年京国,空孟浪解组,一身如叶。
浩荡凉飙来木末,霜满滹沱河北。
俯首浮名,惊心世路,回想头堪白。
书生傲骨,腰围宁使轻折。
拼取潦倒词场,醉眠锦瑟,挥手红尘别。
茅屋三间容膝了,何必平泉奇石。
雨笠云蓑,闲花野草,管领幽人业。
江山无尽,莫教辜负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