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横塘半积烟,春风何处最堪怜。
长堤鸟语不知处,轻絮无声入酒船。
十里横塘半积烟,春风何处最堪怜。
长堤鸟语不知处,轻絮无声入酒船。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柳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美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独特魅力。
首句“十里横塘半积烟”,以“十里”形容横塘之长,以“半积烟”描绘出水面雾气蒙蒙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十里长的水塘,烟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春日清晨的梦幻画卷。
次句“春风何处最堪怜”,将视线转向春风,表达了诗人对春风的喜爱之情。春风拂面,温柔而细腻,它吹过的地方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心生怜爱。此处的“怜”字,不仅体现了春风的和煦,也蕴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情厚意。
第三句“长堤鸟语不知处”,描绘了春日里长堤上鸟儿欢鸣的场景。鸟语声声,却不知从何而来,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感和动态美。鸟儿的欢唱,为静谧的春日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
最后一句“轻絮无声入酒船”,将视角转向水面,轻柔的柳絮随风飘落,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行船之中。这一细节描写,既表现了春日的轻盈与细腻,又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活动联系起来,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之情。通过“烟”、“怜”、“鸟语”、“轻絮”等意象,营造了一幅充满生机与美感的春日图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与美好。
沧溟吐吞江水地,风尘万里一危亭。
自怜雪里心眼在,凭轩尽日空诗成。
波流不鸣云不断,冷气暗逼黄荧荧。
销凝还如未开凿,浑沌无际天难名。
相从共饮岂易适,太息岁晚初何营。
尺梭已觉鱼尾健,数字更喜鸿翼轻。
吾侪天穷且天放,酒肆人间谁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