朅来闲眺,恰天风御我,穿云而上。
昨夜山中新雨过,万壑千岩奔放。
清不迷烟,白还若霰,一涧潺潺响。
衣襟沾湿,扑来诗思飞荡。
亭外鸟唤醍醐,堪同觞咏,好和归樵唱。
石壁为屏苔作席,更有松阴如帐。
林果供肴,岩泉酿酒,也可充吟脏。
山灵休笑,尘外谁是清旷。
朅来闲眺,恰天风御我,穿云而上。
昨夜山中新雨过,万壑千岩奔放。
清不迷烟,白还若霰,一涧潺潺响。
衣襟沾湿,扑来诗思飞荡。
亭外鸟唤醍醐,堪同觞咏,好和归樵唱。
石壁为屏苔作席,更有松阴如帐。
林果供肴,岩泉酿酒,也可充吟脏。
山灵休笑,尘外谁是清旷。
这首清代诗人殷秉玑的《念奴娇·桃源涧观瀑》描绘了一幅山中雨后清幽的景象。开篇"朅来闲眺",诗人悠然远望,仿佛被天风引领,穿越云层,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心境。接着,"昨夜山中新雨过",点明了环境背景,雨后的山涧显得格外清新,水声潺潺,如诗如画。
"清不迷烟,白还若霰",形容山间雾气缭绕,水珠晶莹,如同霜雪般洁白,增添了空灵之美。诗人衣襟被山涧的湿润所沾湿,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扑来诗思飞荡",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触动和诗意盎然的创作欲望。
"亭外鸟唤醍醐,堪同觞咏,好和归樵唱",进一步描绘了山中鸟鸣与人的互动,诗人愿与山中好友一同饮酒赋诗,歌声与瀑布声交织,形成和谐的乐章。"石壁为屏苔作席,更有松阴如帐",则刻画了山涧周围的自然景观,石壁、青苔和松荫构成了一幅宁静而舒适的画卷。
最后,诗人向山灵表白,即使在尘世之外,这样的清旷之地也能滋养心灵,"山灵休笑,尘外谁是清旷",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超凡生活的向往。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桃源涧的独特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热爱。
刺舟溯长游,夹岸皆良田。
良田茁来牟,绿针已葱芊。
时雨未沾渥,终风更拂旃。
土脉日以燥,安得生意鲜。
矧无三白兆,徒赋云汉萹。
瞻彼农夫勤,使我忧心煎。
所忧麦秋歉,二釜缺饼饘。
兼愁粱与稷,播种期或愆。
通急虽有术,救十于百千。
曷如逢嘉岁,比户衣食全。
德薄灾屡臻,予咎奚辞焉。
敢云古常有,或诿气数然。
宵衣展转思,废食以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