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水问樵童,青山深几重。
岩歌闻雪瀑,谷转见云松。
野服乘秋制,山田力岁供。
徒令尘土客,挥汗仰高踪。
隔水问樵童,青山深几重。
岩歌闻雪瀑,谷转见云松。
野服乘秋制,山田力岁供。
徒令尘土客,挥汗仰高踪。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题山水画四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画面。首句“隔水问樵童”,以山水间的对话起笔,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诗人隔着溪流向山中的樵童询问山的深邃,暗示了画面中山水的幽远和人迹的稀疏。
接下来的两句“青山深几重。岩歌闻雪瀑”,进一步描绘了山景的壮丽,通过“岩歌”和“雪瀑”这些意象,传达出山中隐士的生活情趣,以及自然景观的雄奇与清冷。
“谷转见云松”则描绘了山谷回荡的歌声和随风飘动的白云松树,动静结合,给人以空灵之感。诗人通过“野服乘秋制,山田力岁供”两句,赞美了山民们顺应自然、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敬仰。
最后两句“徒令尘土客,挥汗仰高踪”,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以及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他感叹自己只能在画中欣赏这种高洁的隐逸生活,流露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画为引子,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寄寓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浮华的反思。
残暑夜如炊,晓风吹萧索。
开门望林木,引蔓修篱落。
所欣尘累远,不恨生涯薄。
心事少干云,白头成忆昨。
南岩夫何为,山作天倚盖。
山南豁山腹,飞顶覆其外。
初如鹏将翔,膺击群麓背。
乍似海大鱼,呀口噞而嘬。
当空横广额,架屋喉舌内。
仰窥骇凭凌,俯进愁压坠。
尝聆释氏说,仰覆各世界。
千间未可著,五亩良不隘。
清泠气射人,热恼从此溃。
崖奔木疏瘦,谷远鸟幽怪。
问僧何年居,投老四五辈。
问客何人来,官满或一再。
而予与二子,高兴偶相戒。
松舟下清江,毛发数虾蟹。
篮舆上峻岭,幢节望杉桧。
李侯勋门胄,文采山作绘。
赵君儒林孙,嫭美兰结佩。
不为城郭游,继月此于迈。
宁知老逾拙,意在精赏退。
得居溪南山,食饮与山对。
夔魈入奥穾,云雨出巾襘。
古人戒贱目,惯睹谁复贵。
顾此诚未逢,欣然与心会。
彭湖两崖蹙,泉作一线霈。
禅月古台空,灵山自明晦。
搜奇获三胜,趣懒同一慨。
但忧久聱牙,尚喜无蒂芥。
平生所驱使,诗酒俱好在。
天涯得吾侣,物外从所快。
便欲登赤城,一观天宇大。
《游信州南岩》【宋·晁补之】南岩夫何为,山作天倚盖。山南豁山腹,飞顶覆其外。初如鹏将翔,膺击群麓背。乍似海大鱼,呀口噞而嘬。当空横广额,架屋喉舌内。仰窥骇凭凌,俯进愁压坠。尝聆释氏说,仰覆各世界。千间未可著,五亩良不隘。清泠气射人,热恼从此溃。崖奔木疏瘦,谷远鸟幽怪。问僧何年居,投老四五辈。问客何人来,官满或一再。而予与二子,高兴偶相戒。松舟下清江,毛发数虾蟹。篮舆上峻岭,幢节望杉桧。李侯勋门胄,文采山作绘。赵君儒林孙,嫭美兰结佩。不为城郭游,继月此于迈。宁知老逾拙,意在精赏退。得居溪南山,食饮与山对。夔魈入奥穾,云雨出巾襘。古人戒贱目,惯睹谁复贵。顾此诚未逢,欣然与心会。彭湖两崖蹙,泉作一线霈。禅月古台空,灵山自明晦。搜奇获三胜,趣懒同一慨。但忧久聱牙,尚喜无蒂芥。平生所驱使,诗酒俱好在。天涯得吾侣,物外从所快。便欲登赤城,一观天宇大。
https://shici.929r.com/shici/xGRJHegb8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