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深阴响杜鹃,淡黄云树日衔山。
妆残人在阑干角,目断天晴莲子湾。
情薄暮、最相关,碧纱闲卷小萍翻。
可怜鸦背无多景,惯锁星眸罨画间。
半壁深阴响杜鹃,淡黄云树日衔山。
妆残人在阑干角,目断天晴莲子湾。
情薄暮、最相关,碧纱闲卷小萍翻。
可怜鸦背无多景,惯锁星眸罨画间。
这首《鹧鸪天·夕阳》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交融。
首句“半壁深阴响杜鹃”,以杜鹃啼鸣的声音衬托出黄昏时刻的宁静与深邃,杜鹃的叫声在半遮半掩的阴影中回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淡黄云树日衔山”一句,将视线拉高,描绘了夕阳即将沉没于山后的情景,淡黄色的云雾与树木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温暖而略带忧伤的画面。
“妆残人在阑干角,目断天晴莲子湾”则将视角转向人物,一位女子站在栏杆的一角,目光远眺,直到天边晴朗的莲子湾消失在视野中。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女子的孤独与思念,也暗示了她对远方的牵挂和期待。
“情薄暮、最相关,碧纱闲卷小萍翻”进一步深化情感,傍晚时分的情感最为深切,女子轻轻卷起碧纱,看着水面的小萍随风翻滚,这一动作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是内心情感的流露,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一句“可怜鸦背无多景,惯锁星眸罨画间”以乌鸦的形象收尾,乌鸦在夕阳下飞翔,背影显得格外凄凉,仿佛是夕阳美景的最后见证者。女子的目光如同被星图所锁定,沉浸在对美好瞬间的回忆与珍惜之中。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黄昏时刻的美丽与哀愁,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深刻的关系。
天向东南聚众刚,义精仁熟乃真强。
清名去作明时重,鲠论来为谏纸香。
使指尚疑迟力荐,老夫何事不深藏。
斯文归有王刘重,胡不骑云反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