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赵伯泳涯侍郎守温陵·其二》
《送赵伯泳涯侍郎守温陵·其二》全文
宋 / 王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西山无物与泉民,底使民如父母亲。

凡日用间无不敬,满腔子里尽吾仁。

我熏知见香犹旧,公涤中和印一新。

愿广桐乡依恋意,寒泉秋菊祀千春。

(0)
翻译
西山没有什么能给予泉边的百姓,为何要让百姓像对待父母一样亲近。
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体现尊敬,心中充满我的仁爱。
我深知见到的清香依旧,您的公正和平和焕然一新。
希望在桐乡广泛传播这份依恋之情,每年秋天用寒泉秋菊祭祀长久纪念。
注释
西山:指代某个有泉水的山。
泉民:住在泉水附近的人们。
底使:为何使得。
亲:像对待亲人一样。
凡:所有。
日用:日常生活。
敬:尊敬。
吾仁:我的仁爱之心。
熏知:深感。
见:见到。
香犹旧:香气依旧。
公涤:您的清洗(比喻公正净化)。
中和:公正和平和。
印一新:焕然一新。
愿:希望。
桐乡:地名,可能有特定的文化或情感关联。
依恋意:深厚的情感依恋。
寒泉秋菊:象征清高和坚韧的秋季菊花。
祀:祭祀。
千春:千年或长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迈的作品,名为《送赵伯泳涯侍郎守温陵(其二)》。从艺术风格和内涵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之情以及赞美朋友高尚品德的诗篇。

"西山无物与泉民,底使民如父母亲。" 这两句通过形象地描绘了西山泉水与人民之间和谐相处的情景,将这种关系比喻为父母与子女之情,表达了一种深厚的关爱。

"凡日用间无不敬,满腔子里尽吾仁。" 这两句强调了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应持有一颗恭敬的心,以及心中充满了仁爱之情,这也从侧面映衬出了诗中所赞美的人物形象。

"我熏知见香犹旧,公涤中和印一新。" 这两句通过对比,说明了自己虽然在生活的点滴中感受到过去美好的记忆(熏香),但朋友则像清澈的水一般,能不断地带来新的和谐与平静。

"愿广桐乡依恋意,寒泉秋菊祀千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友情能够长存,就如同广阔的桐林村庄中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依恋,以及在寒冷的泉水边,秋天的菊花盛开,象征着纯洁与坚韧,祈愿这份友谊能伴随岁月流转而永恒不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巧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朋友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于美好人格的赞美。

作者介绍
王迈

王迈
朝代:宋   字:实之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生辰:1184~1248

王迈(1184~1248) ,南宋诗人。字实之,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猜你喜欢

句·其一

易描通臂状,难写断肠声。

(0)

河传·其一

华堂张燕。向尊前妙选,舞裙歌扇。

彼美个人,的的风流心眼。恨寻芳来晚。

曲街灯火香尘散。犹约晨妆,一觇春风面。

惆怅善和坊里,平桥南畔。小青楼、帘不卷。

(0)

拟阮步兵夜中不能寐

夜久不成梦,张灯开故书。

清霜屏云物,有月来庭除。

良时怅难再,不与佳人俱。

掩卷长太息,望子城之隅。

(0)

探春慢

小院春流,曲房香转,十二银屏如昼。

旧恨眉消,新愁梦结,又到看花时候。

听绕帘莺语,尽抵得、笙歌吹奏。

也应记取宵寒,东风摧换清漏。

堪忆去年人瘦,但玉镜成非,画阑依旧。

觅语回肠,迎姿送目,欢恨够人消受。

暗识情如水,正不断、欲平还皱。薄幸谁知?

啼痕空染襟袖。

(0)

送江与京归山阳

山阳泽国四无山,百雉危城两水关。

杨柳遥知紫极路,沧波长羡白鸥闲。

病来药裹为吾累,兴尽渔舟送子还。

风月异时何限思,区区并入尺书间。

(0)

示王泌

违离南北几星霜,短发萧萧带尺长。

执戟郎效官落拓,楚丘生触绪悲凉。

双凫乘雁谁比数,拉虎批熊犹健彊。

端恨养疴妨废酒,樽前都属个侬狂。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