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风澹月,年年去路。谁识小年初度。
桥边曾弄碧莲花,悄不记、人间今古。
吹箫江上,沾衣微露。依约凌波曾步。
寒机何意待人归,但寂历、小窗斜雨。
轻风澹月,年年去路。谁识小年初度。
桥边曾弄碧莲花,悄不记、人间今古。
吹箫江上,沾衣微露。依约凌波曾步。
寒机何意待人归,但寂历、小窗斜雨。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节气氛和怀念往事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间今古变迁的感慨。
"轻风澹月,年年去路。谁识小年初度。" 这两句设定了诗歌的节日背景,即中秋佳节,但也点出了时间流逝、岁月匆匆的主题,同时引出了对过往青春时光的回忆。
"桥边曾弄碧莲花,悄不记、人间今古。"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片段的怀念,碧莲花象征着纯洁和美丽,而“悄不记”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使得往事渐行渐远。
"吹箫江上,沾衣微露。依约凌波曾步。"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诗人在江边吹奏箫管、衣服被露水沾湿,以及他曾在江边漫步的画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内心的宁静。
"寒机何意待人归,但寂历、小窗斜雨。" 最后两句则转而描写了一种期待与孤独的情怀,“寒机”暗指秋风的凛冽,而“待人归”表达了对远方或已逝去之人的思念和等待,末尾的小窗斜雨,更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中秋节的背景,抒写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人间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世界的孤独与期待。
吴棉已把桃笙换,流光最惊羁旅。
蜡屐寻山,黄泥封酒,小有逢迎今雨。怀沙辍赋。
梦不到南州,邓林夸父。
且逐寒潮,金阊一角饯秋去。觉来谁与相遇。
有卷中姚合,楼上孙楚。
催我归舟,鸳鸯牒紧,莫恋闲鸥野鹭。青溪粥鼓。
道来岁重寻,须携箫侣。多谢词仙,低回吟冶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