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安三绝·其二锦溪》
《临安三绝·其二锦溪》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楚人休笑沐猴冠,越俗徒誇翁子贤。

五百年间异人出,尽将锦绣裹山川。

(0)
注释
楚人:指楚地的人,这里可能含有贬义,比喻不识货的人。
沐猴冠:比喻装扮得不像样的人,讽刺某些人的虚伪。
越俗:越地的风俗,特指越地人民的评价标准。
翁子:对贤者的尊称,可能是某位贤能之人的代称。
异人:非凡出众的人。
锦绣:比喻华丽或才华出众。
山川:泛指大地的自然景观,也象征国家的疆域。
翻译
不要嘲笑楚地的人戴上沐猴冠,越地的风俗只夸赞翁子的贤能。
在这五百年间,不同寻常的人物相继出现,他们用锦绣般的才华装点着山河大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临安三绝(其二)锦溪》。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首先,从“楚人休笑沐猴冠,越俗徒誇翁子贤”两句来看,诗人通过提出历史上两个民族偏见的例子,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某些不切实际的评价标准或是流行的偏激观念进行批评。其中,“沐猴冠”出自《战国策》,指的是楚国人嘲笑沐猴的假装高贵,而“翁子贤”则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讲述了越国人夸耀自己的英雄。

接着,“五百年间异人出,尽将锦绣裹山川。”这两句诗转向对历史长河中出现的不凡之士进行赞颂。这里的“五百年”可以理解为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而“异人”则指那些在这个漫长时期内涌现出的杰出人物。他们以非凡的手段和成就,影响了整个时代乃至自然山川。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与对过往英雄的颂扬,展现了苏轼对于个人才华、社会评价以及历史进程的深刻认识。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偏见,尊重真实贡献的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廷秀用进退韵格赋奉祠喜罢感思诗次韵

寿宫均逸跨三年,谏纸停书剩几番。

闻道君王开献纳,岂容公子散神仙。

东华行踏京尘软,南涧休贪钓石温。

三字底须论十字,券钱何似给餐钱。

(0)

重九次七兄韵

追欢尊有酒,适兴乐无荒。

风雨如知节,埙篪共陟冈。

凭高临雁翅,履险失羊肠。

醉墨淋漓处,珍材费乐浪。

(0)

送冯圆仲吏部出守邛州·其一

战伐惊前日,安危决此时。

诸侯今有望,万里子何之。

市骏甘求骨,呼鹰苦待饥。

寸心悬日月,不为去来移。

(0)

绍兴庚辰九月二十三日与浙东权帅同年程龙图并试玉堂庚寅岁由少蓬寓直摛文发策试馆职亦九月也有怀泰之辄寄四韵

当年给札踏金銮,重到依然九月寒。

学士策询学士策,秘书官试秘书官。

自怜绿鬓非前度,尚喜青衫总一般。

寄与浙东程阁老,莫矜红旆笑儒酸。

(0)

尚长道见和次韵二首·其二

钟山处士映高霞,止酒惟亲睡起茶。

远向溪边寻活水,閒于竹里试阳芽。

一鸥休问帝前席,七碗且同僧在家。

所愧叔孙无五善,若为重拜晋君嘉。

(0)

杨子直示还寿皇御批制草熟状将以新诗叹服匠手走笔奉酬既谢厚贶且为王春度玉墀之祝

病渴相如思苦迟,至今梦怯草麻时。

鼎湖铸就龙新去,云汉章成露尚垂。

冬日茅檐虽可曝,春风浴殿岂忘思。

使君自有如纶笔,会踏金銮契主知。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