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碧。缥渺烟光树色。
高寒处,上有猿啼,鹤唳天风夜萧瑟。山形似笔格。
人道江南第一。
游紫观,月殿星坛,积翠楼前吹铁笛。客来访灵迹。
闻王郭当年,曾此驻锡。二仙为谒浮丘伯。
从骖鸾去后,云深难觅。丹炉灰冷杵声寂。
依然旧泉石。泉石。最幽阒。更禽静花闲,松茂竹密。
清都绛阙无消息。共羽衣挥麈,感今怀昔。
堪嗟人世,似梦里,驹过隙。
三峰碧。缥渺烟光树色。
高寒处,上有猿啼,鹤唳天风夜萧瑟。山形似笔格。
人道江南第一。
游紫观,月殿星坛,积翠楼前吹铁笛。客来访灵迹。
闻王郭当年,曾此驻锡。二仙为谒浮丘伯。
从骖鸾去后,云深难觅。丹炉灰冷杵声寂。
依然旧泉石。泉石。最幽阒。更禽静花闲,松茂竹密。
清都绛阙无消息。共羽衣挥麈,感今怀昔。
堪嗟人世,似梦里,驹过隙。
这首《兰陵王·题笔架山》是宋代道士葛长庚所作,以笔架山为题材,展现了山景的壮丽与神秘。开篇“三峰碧”描绘了山峰的青翠之色,接着“缥缈烟光树色”渲染出山间云雾缭绕、树影婆娑的景象。高寒之处,猿啼鹤唳,增添了山中的空旷与寂静,夜风萧瑟,更显其幽深。
“山形似笔格”运用比喻,将山势比作书写的笔格,形象地表现出山的峻峭和规整。江南第一的赞誉,突出了笔架山在江南山水中的地位。词中提到的紫观、月殿、星坛、积翠楼等,都是仙境般的景观,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客来访灵迹”转而写到访客探寻仙踪,引出王郭曾在此修行的故事,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仙人乘鸾而去,只留下云深难觅的痕迹,丹炉冷寂,杵声消逝,体现了道教修炼的神秘与寂寥。
最后,“清都绛阙无消息”,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感慨,诗人与友人一同挥麈谈玄,感叹时光如梦,人生短暂。整首词以山水为背景,融合了道教思想,展现出作者对自然与超然境界的深深敬畏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