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东女儿饮淮水,锦红缠头金约指。
正年十四十五多,弯弯春山斗青蛾。
阿爷自拟倾城色,黄金不多终不得。
西江估客浮大船,年年卖珠淮水边。
女儿门前有高树,野鸳沙鸡得长住。
当筵舞罢结重欢,百斛珍珠泻秋露。
船空珠尽河水秋,门前马嘶金络头。
旧客未尽新客留,淮东女儿起高楼。
淮东女儿饮淮水,锦红缠头金约指。
正年十四十五多,弯弯春山斗青蛾。
阿爷自拟倾城色,黄金不多终不得。
西江估客浮大船,年年卖珠淮水边。
女儿门前有高树,野鸳沙鸡得长住。
当筵舞罢结重欢,百斛珍珠泻秋露。
船空珠尽河水秋,门前马嘶金络头。
旧客未尽新客留,淮东女儿起高楼。
这首明代马贯的《淮东女儿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淮河沿岸少女生活的画面。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淮东女儿的美丽形象和她们的生活状态。
首句“淮东女儿饮淮水”,简洁地交代了她们的地域特色,暗示了她们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接着,“锦红缠头金约指”描绘了少女们鲜艳的装扮,显示出她们的青春活力和富饶生活。
“正年十四十五多,弯弯春山斗青蛾”两句,通过年龄和比喻手法,赞美了少女们的青春美貌,尤其是那如春山般弯曲的眼眉,如同斗艳的青蛾,生动传神。
“阿爷自拟倾城色,黄金不多终不得”则揭示了社会对美貌的追求和金钱的价值观,暗示了少女们可能因为美貌而被期待换取财富。接下来的诗句转向了商贾交易的场景,西江估客乘大船贩卖珍珠,反映了当地经济活动的繁荣。
“女儿门前有高树,野鸳沙鸡得长住”描绘了宁静的家园环境,以及少女们渴望稳定生活的愿望。舞宴上的欢乐气氛和珍珠如秋露般的珍贵,进一步渲染了欢乐与奢华的氛围。
然而,随着珍珠的耗尽和繁华的消逝,“船空珠尽河水秋”,景象转为萧瑟。最后,“门前马嘶金络头”描绘了富贵人家的离去,而“旧客未尽新客留”则暗示着生活的变迁和新人的涌现。
整首诗以淮东女儿为中心,展现了她们的生活状态、梦想与现实的对比,以及社会变迁的痕迹,语言质朴,情感深沉。
游人夜到汝阳间,夜色冥濛不解颜。
谁家暗起寒山烧,因此明中得见山。
山头山下须臾满,历险缘深无暂断。
焦声散著群树鸣,炎气傍林一川暖。
是时西北多海风,吹上连天光更雄。
浊烟熏月黑,高艳爇云红。
初谓炼丹仙灶里,还疑铸剑神溪中。
划为飞电来照物,乍作流星并上空。
西山无草光已灭,东顶荧荧犹未绝。
沸汤空谷数道水,融盖阴崖几年雪。
两京贫病若为居,四壁皆成凿照馀。
未得贵游同秉烛,唯将半影借披书。
长亭驻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烟。
醉别何须更惆怅,回头不语但垂鞭。
上苑通平乐,神池迩建章。
楼台相掩映,城阙互相望。
缇油泛行幔,箫吹转浮梁。
晚云含朔气,斜照荡秋光。
落叶飘蝉影,平流写雁行。
槿散凌风缛,荷销裛露香。
仙歌临枍诣,玄豫历长杨。
归路乘明月,千门开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