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苍茫前路。烟语隔、薜萝双户。
主人鸡黍多情,似劝我、息劳小住。
寻春枉事蜡屐去。芳草径、是春来处。
尘心流水同閒,准备听、疏钟零杵。
云海苍茫前路。烟语隔、薜萝双户。
主人鸡黍多情,似劝我、息劳小住。
寻春枉事蜡屐去。芳草径、是春来处。
尘心流水同閒,准备听、疏钟零杵。
这首《上林春·山行宿樵家》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描绘了诗人山中行旅,夜宿樵夫之家的场景。全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暖。
开篇“云海苍茫前路”,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以开阔而神秘的感受。接着“烟语隔、薜萝双户”一句,通过烟雾和薜萝(一种藤本植物)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仿佛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只留下与自然的对话。
“主人鸡黍多情,似劝我、息劳小住。”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主人热情好客的感激之情。在远离尘嚣的山中,遇到如此亲切的接待,让诗人感到身心得到了慰藉,于是决定暂时停留,享受这份宁静与和谐。
“寻春枉事蜡屐去。芳草径、是春来处。”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寻找春天的旅程,却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春天之中。芳草萋萋的小径,正是春天到来的痕迹,暗示着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尘心流水同闲,准备听、疏钟零杵。”最后两句,诗人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仿佛心灵如同流水般平静,准备倾听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和杵声,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是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雨断雪将堕,天低云可攀。
谁穿东郭履,来款山阴关。
故人金公子,身窭心甚闲。
道机久纯熟,世味饱险艰。
一杯不可缓,软此双脚顽。
未忘膜外境,忽涌胸中山。
白眼槩六合,谁云书生孱。
万类宅天壤,细观真市阛。
攫金掩醉眼,倚门眩朱颜。
哀哉儿女态,今古可笑讪。
坐令一世豪,偃蹇栖茅菅。
先生谈天舌,久挂屋壁间。
置之且默坐,观我无所还。
纷纷造物机,颠倒转愚奸。
于我何所歉,莫叹箪瓢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