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宁川》
《宁川》全文
宋 / 喻良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平生满耳说宣城,入境云烟照眼明。

过雨偏浓千嶂碧,未秋先冷数溪清。

细看菡萏波间色,时听绵蛮竹里声。

不是多才谢公子,江山犹解发吟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íngchuān
sòng / liángnéng

píngshēngmǎněrshuōxuānchéngjìngyúnyānzhàoyǎnmíng

guòpiānnóngqiānzhàngwèiqiūxiānlěngshùqīng

kànhàndànjiānshítīngmiánmánzhúshēng

shìduōcáixiègōngjiāngshānyóujiěyínqí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喻良能的《宁川》,通过对宣城美景的描绘,展现了宁川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平生满耳说宣城”,表达了诗人对宣城美景的向往和期待,而“入境云烟照眼明”则写出初入宁川时眼前云雾缭绕、景色明亮的景象。

接下来,“过雨偏浓千嶂碧”描绘了雨后山色的清新翠绿,而“未秋先冷数溪清”则暗示了秋天将至前溪水的清凉。诗人通过细腻观察,进一步刻画了宁川的山水之美:“细看菡萏波间色”,荷花在水面摇曳,色彩斑斓;“时听绵蛮竹里声”,竹林中鸟鸣声声,增添了宁静与生机。

最后两句“不是多才谢公子,江山犹解发吟情”,诗人以谢灵运自比,表达出即使不是像谢公子那样多才,宁川的秀美山水也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学创作的热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富有意境。

翻译
一生中常听说宣城美名,一到这里云雾缭绕如画
雨后山色更显翠绿,还未到秋天溪水已清凉
仔细观赏荷花在水面的颜色,不时听见鸟鸣从竹林传来
这里并非只有多才的谢公子能激发诗情,连江山也懂得唤起人们的吟唱之心
注释
宣城:地名,古代文化名城。
入境:进入此地。
千嶂:形容连绵起伏的山峦。
菡萏:荷花的别称。
绵蛮:鸟名,即杜鹃。
谢公子:泛指有才华的文人。
作者介绍

喻良能
朝代:宋

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猜你喜欢

自许有身埋汉土,终怜无泪哭秦廷。

(0)

百丈平湖一点山,碧琉璃涌小蒲团。

(0)

生查子·其四再和舍人

斜日下平川,楼角销霞缕。

摆尽浊尘缨,画栋萦非雾。

平生许子穷,今到知音处。

约伴玉簪游,好梦从天付。

(0)

水调歌头.和平湖

梅仙了无讼,拄笏看西山。

山涵秋晓,水光磨荡有无间。

自是灵襟空洞,更望风云吞吐,浩渺白鸥闲。

高诵远游赋,独立桂香阑。谩常谈,如观水,要观澜。

物情长在,人生何用苦求难。

随我一觞一咏,任彼非元非白,唯放酒杯宽。

富贵傥来事,天道管知还。

(0)

龙游道中三首·其三

晴山阴雪犹在,西下东风苦高。

眼贪白鸟孤没,耳怕哀猿数号。

(0)

赠弹琴李睎尹

临川郡古多奇迹,严黎已老裘父没。

江山纵是诗得摹,峨峨洋洋亦其物。

谪仙几世之云仍,平生嗜渠如嗜文。

光风霁月胸次有,渭北江东脚底频。

忽来过我今几日,拟欲赠行空四壁。

临分谩与一篇诗,筝笛纷纷敢谓知。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