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
《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

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

(0)
注释
此身:我。
南北:南北各地。
老:老去。
愁:忧虑。
征途:旅途。
地大:大地广大。
蟠:环绕。
三楚:古代泛指湖北、湖南和江西一带。
天低:天空低垂。
五湖:泛指江河湖泊。
看云:望云。
心共远:心随云远。
步月:月下漫步。
影同孤:身影孤单。
慷慨:豪放。
秋风:秋日的风。
悲歌:悲伤的歌曲。
鲈:鲈鱼,古人常以之代指故乡。
翻译
我在这南北漂泊的老路上,每当被问及前行的方向就满怀愁绪。
大地广阔,涵盖着三楚之地,天空低垂,仿佛融入了五大湖的水色。
望着云彩,我的心也随它飘向远方,独自在月光下漫步,身影显得孤独。
秋风慷慨激昂地吹起,我却不愿因思乡之情而唱出悲伤的歌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和旅途中的孤独感受。"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表达了诗人年岁已高,对往昔征战之路的忧虑与思考。"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则通过壮阔的地貌描写,传递出一种境界的开阔和心灵的自由。

"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这两句,更是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云与月,在这里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与远方的心灵相通,却又只能在孤独中徘徊。

最后,"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则是诗人在秋风萧瑟之时,借景抒发自己的哀愁。"悲歌不为鲈"中的"鲈"字,常指代词人自己,这里意味着诗人的悲歌并非为了世俗的名利,而是出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幽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思想。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次韵巽中见寄四首·其二

卧念高人最起予,时时想见秀眉疏。

石门自古无佳句,寄语云山莫放渠。

(0)

和余庆长老春十首·其四

叶云谁剪芘花身,花厎何人笑语频。

应是流莺诉心事,窥墙欲见恨无因。

(0)

大风雪中迪吉老寻余钟山二首·其二

万事信缘安乐法,一身随分实头禅。

不知影草声前句,何似和衣粥后眠。

(0)

闻志公化悼之三首·其三

捍裘未减春垆暖,丈室偏宜道骨寒。

摆手便行呼不应,闲名在世试除看。

(0)

莹中南归至衡阳作六首寄之·其一

回雁峰前醉眼醒,卧看波影蘸空青。

起来一笛春风晚,万里无云月满汀。

(0)

和珣上人八首·其一

生死镜中像,非面亦非镜。

像既无起灭,心岂缠垢净。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