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道西风落叶寒,萧萧孤蹇上长安。
关山不似人心险,游子休歌行路难。
远道西风落叶寒,萧萧孤蹇上长安。
关山不似人心险,游子休歌行路难。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西风凛冽,落叶飘零的景象,渲染了一种凄凉与孤独的氛围。诗人以“远道”、“西风”、“落叶”、“寒”等词语,勾勒出一幅萧瑟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深秋的冷寂与肃杀。
“萧萧孤蹇上长安”,“孤蹇”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行人的孤单与疲惫,他独自一人踏上通往长安的路途,仿佛是孤独的旅者在无尽的荒野中前行。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此处暗含着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感慨,以及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
“关山不似人心险”,这一句将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故进行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单纯与美好,与人心的复杂与险恶形成鲜明对照。关山象征着旅途中的艰难险阻,而“人心险”则暗示了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了猜疑与算计。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复杂人际关系的反思。
“游子休歌行路难”,最后两句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与升华。诗人劝慰那些像自己一样漂泊在外的游子,不必过分感叹旅途的艰辛与不易,因为每个人的人生旅程都充满了挑战与困难。这句话既是对个人经历的感慨,也是对所有旅人的一种宽慰和鼓励,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的态度,勇敢地继续前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自然与人性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诗律输君敢斗严,强摩老眼傍风檐。
鹄袍夜散遥持烛,席舍朝开尽撤帘。
久悟物机忘出入,时存神火验抽添。
明当唤取弹筝手,与唱新声阿鹊盐。
吾乡故人零落尽,见子老成殊慰心。
祥金百鍊乃利器,桐尾方焦逢赏音。
河东臬府幕下士,飞传来作朝正使。
太和岭上盗已空,旌旗尽是官军红。
杀人如麻道路绝,朝狐暮枭竞巢穴。
严风歘起霜倒飞,塞日黯淡寒无辉。
子来未几遽言归,使我东望泪沾衣。
岂不闻并州少年游侠子,手携玉龙最轻死。
并州将军刘越石,夜半登临长啸起。
汾河直来绕郡城,雁门离石寒峥嵘。
老旻四叶弹丸地,大梁全师劳再征。
一朝征贼辄破碎,大将不诛天失刑。
为子作歌歌愤激,眼中太行如动色。
安得壮士射乌弓,为落搀抢连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