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塔下曲江边,别后多应梦到仙。
时去与谁论此事,乱来何处觅同年?
陈琳笔砚甘前席,角里烟霞待共眠。
爱惜麻衣好颜色,未教朱紫污天然。
慈恩塔下曲江边,别后多应梦到仙。
时去与谁论此事,乱来何处觅同年?
陈琳笔砚甘前席,角里烟霞待共眠。
爱惜麻衣好颜色,未教朱紫污天然。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开篇“慈恩塔下曲江边,别后多应梦到仙”两句,设定了一个仙境般的场景,慈恩塔与曲江边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而“别后多应梦到仙”则透露出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接着“时去与谁论此事,乱来何处觅同年?”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人事沧桑的无奈,以及寻找知音难得的孤独感。这里的“时去”指的是时间的流逝,“乱来”则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而“觅同年”则是在喧嚣与混乱中寻求能够理解自己、与自己情感相通的人。
诗的后两句“陈琳笔砚甘前席,角里烟霞待共眠。爱惜麻衣好颜色,未教朱紫污天然。”表达了诗人对书香门第、文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纯净本真的珍视。其中,“陈琳”可能是指三国时期的文学家陈琳,而“笔砚甘前席”则暗示着一种安逸自在的书房生活。至于“角里烟霞待共眠”,则是诗人希望与志同道合之士共同享受那份超凡脱俗的宁静。
最后,“爱惜麻衣好颜色,未教朱紫污天然”则表达了对纯净无瑕事物的珍视,以及不愿让世俗的染缸玷污自然之美。这里的“麻衣”指的是素色的衣服,而“朱紫”则是五彩斑斓的颜色,诗人希望保持那份本真的美好,不被外界的喧嚣所玷污。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凡尘与仙境,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追求和对于纯净生活的向往。
吾心有菩提,不披沙门缁。
吾心有坎离,不饵商山芝。
跂脚卧南楼,午梦寻皇羲。
黄冠亦安适,白云聊自怡。
冷笑个中人,逐鲍甘如饴。
鹿卢与桔槔,各运机心机。
王城岂蜀道,举足忧险巇。
童童沧海桑,劫劫长安棋。
同类苦相搏,力角场上鸡。
同根苦相煎,火燃釜底萁。
鹬蚌忿一时,利渔尔胡为。
嗟嗟造化儿,颠倒良堪嗤。
竖子名竟成,将军数或奇。
颜夭盗蹠寿,侏饱方朔饥。
呱呱逅馋狼,宁复有孑遗。
指点幕上巢,风雨为之危。
十灶九不黔,何心食肉麋。
西龋东亦矉,何处乞邻醯。
任炫夷威容,真庐皆籧施。
譬彼嚼屠门,画饼终贻讥。
《吾心四首寄姊丈郭春榆侍郎·其一》【清·王鸿兟】吾心有菩提,不披沙门缁。吾心有坎离,不饵商山芝。跂脚卧南楼,午梦寻皇羲。黄冠亦安适,白云聊自怡。冷笑个中人,逐鲍甘如饴。鹿卢与桔槔,各运机心机。王城岂蜀道,举足忧险巇。童童沧海桑,劫劫长安棋。同类苦相搏,力角场上鸡。同根苦相煎,火燃釜底萁。鹬蚌忿一时,利渔尔胡为。嗟嗟造化儿,颠倒良堪嗤。竖子名竟成,将军数或奇。颜夭盗蹠寿,侏饱方朔饥。呱呱逅馋狼,宁复有孑遗。指点幕上巢,风雨为之危。十灶九不黔,何心食肉麋。西龋东亦矉,何处乞邻醯。任炫夷威容,真庐皆籧施。譬彼嚼屠门,画饼终贻讥。
https://shici.929r.com/shici/UaEUEF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