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郝伯常雁足诗》
《题郝伯常雁足诗》全文
元 / 袁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深羁孤馆鬓毛斑,猛虎摇鬒障海寰。

玉树已歌归逝水,羽书难射隔平山。

不须羝乳终回汉,肯学鸡鸣诈度关。

一寸蜡丸凭雁寄,明年春尽竟生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异乡的旅人,其情感复杂而深沉。首句“深羁孤馆鬓毛斑”以形象的笔触勾勒出主人公远离家乡、独居他乡的孤独与疲惫,鬓发斑白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无情。接着,“猛虎摇鬒障海寰”一句运用比喻,将主人公比作勇猛的老虎,面对广阔的世界,虽有壮志却也感到力有未逮,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畏惧与挑战。

“玉树已歌归逝水”一句,借用了“玉树临风”的典故,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已逝去,如同流水般不可追回,暗含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羽书难射隔平山”则进一步强调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即使有急报(羽书)也无法跨越重重障碍,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无力感。

“不须羝乳终回汉,肯学鸡鸣诈度关”两句,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的思考。前者“羝乳终回汉”出自《史记》,指苏武牧羊十九年后回归汉朝的故事,象征着坚守信念与最终胜利;后者“鸡鸣诈度关”则可能暗指冒充他人越过关卡的故事,警示人们不要轻易做出欺骗的行为。这两句形成了鲜明对比,既是对忠诚的赞颂,也是对虚伪的批判。

最后,“一寸蜡丸凭雁寄,明年春尽竟生还”两句,展现了主人公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通过一封小小的蜡丸信件,寄托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能够平安返回家园的坚定信念。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整首诗在悲凉中透露出一丝温暖与希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细腻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哲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袁桷
朝代:元   字:伯长   号:清容居士   籍贯:庆元路鄞县   生辰:1266—1327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猜你喜欢

题赵焕文茂才殉节纪

一死泰山重,如君讵有涯。

文章新气节,忠义旧邦家。

野水回秋意,空梁绵岁华。

登楼愁北望,多被暮云遮。

(0)

予历年避暑祠中,每邀荪湄小住,披襟岸帻相对怡情。今夏移榻来祠而荪湄去秋作古矣,怅赋此诗八首·其四

中年旅食叹无家,才筑菟裘计又差。

知有谢庭遗憾在,双株玉树未全花。

(0)

忧旱

米贵如珠唤奈何,插秧况少雨滂沱。

苍生呼吁愁无告,我比苍生愁更多。

(0)

过贡氏世恩堂故址

当年衣锦启华堂,今日秋风野径荒。

茅屋三间新结构,黄粱一梦小沧桑。

西台疏草光青史,东郭衣冠冷白杨。

打麦场连挑菜圃,有人惆怅立斜阳。

(0)

赠同门何秋辇员外三首·其一

小别瓠园岁月迁,青衫落拓发华颠。

君游紫禁依双阙,我梦黄粱近廿年。

科第泥金新蕊榜,因缘鸿雪旧诗笺。

河阳潘令归田后,为寄閒居赋一篇。

(0)

忆同学徐拙庵侍御二首·其一

虎踞龙跳两少年,文坛鏖罢笑开筵。

我听衙鼓为尘吏,君咏霓裳列众仙。

迹判云泥原是命,帆悬沧海各凭天。

秋风张翰今归里,饱食莼鲈傲尔先。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