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衣锦启华堂,今日秋风野径荒。
茅屋三间新结构,黄粱一梦小沧桑。
西台疏草光青史,东郭衣冠冷白杨。
打麦场连挑菜圃,有人惆怅立斜阳。
当年衣锦启华堂,今日秋风野径荒。
茅屋三间新结构,黄粱一梦小沧桑。
西台疏草光青史,东郭衣冠冷白杨。
打麦场连挑菜圃,有人惆怅立斜阳。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个昔日繁华如今荒凉的古堂遗址的感慨。首联“当年衣锦启华堂,今日秋风野径荒”对比鲜明,通过“衣锦”与“秋风”、“华堂”与“野径荒”的对照,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变迁的残酷。接着,“茅屋三间新结构,黄粱一梦小沧桑”两句,以新的建筑与过去的辉煌形成对比,暗示了历史的更迭和世事的无常。
“西台疏草光青史,东郭衣冠冷白杨”则进一步渲染了遗址的荒凉景象,用“疏草”和“冷白杨”来象征历史的痕迹和过往人物的消逝。“西台”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历史地点或事件,而“东郭衣冠”则可能暗指曾经在此地活动的人物,如今只剩下冰冷的白杨树作为他们的象征。
最后,“打麦场连挑菜圃,有人惆怅立斜阳”描绘了一幅夕阳下的凄凉场景,与前文形成呼应,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繁华不再的深深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深刻思考。
老母传示纸三寸,欹侧澹墨十数言。
谓闻尔日贼促战,千家万家人出门。
尔独何为恋虎口,六世名族惟尔存。
身是妇人当死耳,此时言义休言恩。
尔去将情告诸帅,况尔有口兵能论。
背人读罢火其纸,才欲痛哭声先吞。
中夜起坐不能寐,十指尽秃余咬痕。
在家何曾得见母,母教诚是儿智昏。
宿将南来过两月,胡至今日军犹屯。
或者条侯太持重,不识此贼原游魂。
傥以里言走相告,未必幕府如帝阍。
藉手庶几万分一,还我甘旨鸡与豚。
甘作罪人背母去,廿金馈贼吾其奔。
海棠与江蓠,同艳异今古。
我折江蓠花,间以海棠妩。
狂呼红烛来,照见花双开。
恨不称花意,踟蹰清酒杯。
酒杯清复深,秋士多春心。
且遣秋花妒,毋令秋魄沈。
云何学年少,四座花齐笑。
踯躅取鸣琴,弹琴置当抱。
灵雨忽滂沱,仙真窗外过。
云中君至否,不敢问星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