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早向紫峰生,渐出峰容与世迎。
古黛凝云初映晓,新苔转日久曛晴。
啼莺城北衔幽至,舞燕溪南逐翠行。
传语东风无造次,时留烟景作山情。
春光早向紫峰生,渐出峰容与世迎。
古黛凝云初映晓,新苔转日久曛晴。
啼莺城北衔幽至,舞燕溪南逐翠行。
传语东风无造次,时留烟景作山情。
这首明代诗人郭之奇的《榕城八景(其三)紫陌春晴》描绘了春天早晨紫峰山的生动景象。首句“春光早向紫峰生”,写出了春天的气息早早地在紫峰山中萌动,峰峦逐渐显露出生机。接下来,“古黛凝云初映晓”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如黛色秀发般与晨雾交融,云彩在峰顶轻轻缭绕。随着阳光的逐渐增强,“新苔转日久曛晴”,新长出的青苔在阳光下显得越发鲜明,给山体增添了勃勃生机。
“啼莺城北衔幽至,舞燕溪南逐翠行”两句,通过莺歌燕舞的动态画面,进一步渲染了春意盎然的氛围,展现了城市北边的宁静和溪水南岸的活力。最后,“传语东风无造次,时留烟景作山情”表达了诗人希望春风吹拂时能悠然自得,不要过于急躁,让美景常驻,如同山的情怀一般深沉而持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紫峰山在春日里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和谐与宁静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