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后村书窗韵四首·其四》
《和后村书窗韵四首·其四》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有馀宁要厥闻驰,架上书多已懒披。

学养丹须明鼎灶,要参禅莫怕钳椎。

痴心浪说诗穷达,冷眼閒看世盛衰。

千古纷纷皆梦事,道难行矣却知之。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的《和后村书窗韵四首(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读书、学问、禅宗以及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句“有馀宁要厥闻驰”意为:即使拥有丰富的知识,也未必追求名声的传播。诗人似乎在强调知识的价值不应仅仅体现在名声上,而应更注重其内在的意义与影响。

“架上书多已懒披”则表明了诗人对书籍的态度,可能是因为阅读过多,反而感到疲惫或厌倦,暗示了知识的获取与消化并非易事。

“学养丹须明鼎灶”中的“学养丹”可能是指通过学习来修炼身心,达到某种精神上的升华。“明鼎灶”则是指了解并掌握修炼的方法与过程。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修身养性之道的重视与探索。

“要参禅莫怕钳椎”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禅宗修行的理解与态度。禅宗修行往往需要面对内心的挑战与困难,诗人鼓励人们勇敢地去探索与实践,不要畏惧过程中的艰辛。

“痴心浪说诗穷达”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与个人命运关系的反思。他认为,过分执着于诗歌的成败得失,可能会陷入一种无谓的痴心妄想之中,实际上,诗歌的价值在于其本身,而非外在的评价或成就。

“冷眼閒看世盛衰”则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他以冷静的眼光审视世间万物的兴衰更替,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

最后,“千古纷纷皆梦事,道难行矣却知之”总结了诗人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洞察。他认为,无论古今,人们的追求与经历都充满了虚幻与不确定性,而真正的道理往往难以实践。这句话既是对人生哲理的总结,也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知识、修行、世事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鄞侯朱公临况二首·其一

忽听鸣驺过,言寻卧病人。

呼儿开白版,倩客正乌巾。

片语千秋上,双凫百里春。

当门一束薤,请为使君陈。

(0)

丙戌秋上陵

君王寝殿锁山椒,肃肃瑶城枕玉桥。

廿里松楸微漏日,九天云雾尽飞涛。

燕山御气时时度,幽府神祇夜夜朝。

穆穆千官支笏处,若闻灵佩下清宵。

(0)

宿山家

公等领丘壑,四时开茂林。

竹风摇壁影,松月堕窗阴。

野酌倨可悦,病罢今巳深。

从来松桂里,尽是古人心。

(0)

神力

朔方有神力,潜与玄冥通。

小敌怯于鸡,大敌奔神龙。

绕身青赤蛇,珥践四白虹。

当其马头处,开辟无秋蓬。

不见眼际云,但闻耳后风。

胆包七尺外,精入三光中。

左右殪貙虎,奔驰竟么虫。

万方平一律,四时销五戎。

韬光淡流水,第称宝剑功。

何必麒麟画,市廛喧儿童。

但惭圯上老,逍遥游无终。

(0)

感寓三首·其三

端居观物化,悠悠念群生。

青春始萌达,朱火忽巳盈。

床有一素琴,玉轸映朱绳。

弹为阳春曲,琳琅满宫庭。

白日怅兴怀,悲来复填膺。

子期今逝矣,千载谁复听。

(0)

客扬州送所知归鄞

与君沙上别,把酒惜分襟。

楚国山河旧,吴门驿路深。

断云开曙色,繁木护春阴。

群从如相问,衰颜动越吟。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