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易作雨无端,未放春泥十日乾。
须信杏园憔悴煞,从来花骨不禁寒。
浮云易作雨无端,未放春泥十日乾。
须信杏园憔悴煞,从来花骨不禁寒。
这首诗《春阴》由宋代诗人释道潜所作,通过对春日阴云密布、雨水连绵的景象描绘,表达了对春天脆弱之美的感慨。
首句“浮云易作雨无端”,以“浮云”象征变幻莫测的天气,暗示春日里雨水频繁,毫无预兆地降临,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日阴雨的特点。接着,“未放春泥十日乾”,进一步强调了雨水的持续不断,使得土地长久处于湿润状态,难以干燥,为后文的转折埋下伏笔。
“须信杏园憔悴煞,从来花骨不禁寒。”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杏园”这一意象,将春天的脆弱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杏树在春日里本应绽放出绚烂的花朵,但在这连绵不断的阴雨中,花朵却显得憔悴不堪,甚至难以抵挡寒冷的侵袭。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更蕴含了诗人对春天短暂而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生命力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