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关山月二首·其一》
《关山月二首·其一》全文
南北朝 / 陈叔宝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秋月上中天,迥照关城前。

晕缺随来减,光满应珠圆。

带树还添桂,衔峰乍似弦。

复教征戍客,长怨久连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月色在关山之上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意境与情感。

首句“秋月上中天”,以“秋”字点明季节,以“上中天”描绘月升至天空中央的壮丽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清冷而高远的基调。

“迥照关城前”,“迥照”二字生动地表现了月光从远处照射过来的辽阔感,“关城前”则暗示了地点,营造出边塞特有的氛围。

接下来的“晕缺随来减,光满应珠圆”,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月相的变化描绘得既细腻又富有诗意。月相由盈转亏,仿佛是月亮自身在变化,而“光满应珠圆”则直接描绘了满月的圆润与明亮,形象生动。

“带树还添桂,衔峰乍似弦”,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自然景象。月光照耀在树木上,仿佛给树木披上了银装,同时月光也映照在山峰上,形成了一道道如弦般的光影,既展现了月光的柔和,也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最后,“复教征戍客,长怨久连翩”,诗人通过征戍客的视角,表达了对战争与离别的哀愁。月光虽美,却无法抚平征戍客心中的忧伤与思念,这种情感的深度与广度,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综上所述,这首《关山月二首(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描绘了秋夜月色在边塞的独特景象,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与离别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深沉情感与自然美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叔宝

陈叔宝
朝代:南北朝   字:元秀   生辰:553—604年

陈后主陈叔宝(553年12月或554年1月-604年),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陈顼长子,母皇后柳敬言,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582年—589年在位。陈叔宝在位之前,陈宣帝的次子、陈叔宝的弟弟陈叔陵一直有篡位之心,谋划刺杀陈叔宝。后叔陵被杀,叔宝即皇帝位。陈叔宝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
猜你喜欢

绝句·其二十

朝泛苍梧暮却还,洞中日月我为天。

匣中宝剑时时吼,不遇同人誓不传。

(0)

画竹歌

植物之中竹难写,故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野塘水边埼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0)

对酒示行简

今旦一尊酒,欢畅何怡怡。

此乐从中来,他人安得知。

兄弟唯二人,远别恒苦悲。

今春自巴峡,万里平安归。

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缡。

昨日嫁娶毕,良人皆可依。

忧念两消释,如刀断羁縻。

身轻心无系,忽欲凌空飞。

人生苟有累,食肉常如饥。

我心既无苦,饮水亦可肥。

行简劝尔酒,停杯听我辞。

不叹乡国远,不嫌官禄微。

但愿我与尔,终老不相离。

(0)

南乡子·其一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

薄倖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0)

陇头水二首·其一

陇头水欲绝,陇水不堪闻。

碎影摇枪垒,寒声咽幔军。

素从盐海积,绿带柳城分。

日落天边望,逶迤入塞云。

(0)

望荆山诗

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

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

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

悲风挠重林,云霞肃川涨。

岁晏君如何,零泪沾衣裳。

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

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