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石屡不顾,定匪明堂材。
渊客屡不采,定匪明月胎。
十年三弃置,中情空自哀。
伤哉吾道非,岂乏干时媒。
叹彼行役苦,畏兹年鬓催。
进退两踯躅,坐立空徘徊。
升斗岂吾志,结念居南陔。
匠石屡不顾,定匪明堂材。
渊客屡不采,定匪明月胎。
十年三弃置,中情空自哀。
伤哉吾道非,岂乏干时媒。
叹彼行役苦,畏兹年鬓催。
进退两踯躅,坐立空徘徊。
升斗岂吾志,结念居南陔。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的《下第述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参加科举考试落榜后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迷茫。
首句“匠石屡不顾,定匪明堂材”以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未被匠石(即选材者)看中的木材,暗示自己才华未被赏识。接着“渊客屡不采,定匪明月胎”进一步强调自己的才华如同深藏于地下的明珠,未被发掘。十年间三次落榜的经历,让诗人内心充满了无奈与哀伤,“中情空自哀”直接表达了这种情感。
“伤哉吾道非,岂乏干时媒”两句,诗人反思自己的道路是否错了,是不是缺乏能够引荐自己的人。接下来“叹彼行役苦,畏兹年鬓催”则表达了对科举之路的艰辛以及岁月流逝的恐惧。
“进退两踯躅,坐立空徘徊”生动描绘了诗人面对选择时的犹豫不决,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感到困难重重。最后“升斗岂吾志,结念居南陔”表明诗人并不追求高官厚禄,而是希望能在家乡安度晚年,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落榜后的复杂心情和对未来的思考,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君不见十月狂风吹白雪,长安城中地欲裂。
朱门酒炉红炙天,空里琼花旋消灭。
由来都国盛繁华,青云络绎满仙车。
浪说黄金赐寒士,争言白璧谒侯家。
骄矜意气遥相羡,片善朝推蒙夕荐。
待诏虚沈金马门,传宣直上麒麟殿。
王郎濩落尔何求,千里乘驴被黑裘。
空论作赋称才子,未肯低眉事贵游。
知君不得逢杨意,终愧明时老督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