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当年、紫曲戏分花,帘影最深深。
听惺忪语笑,香寻古字,谱掐新声。
散尽黄金歌舞,那处著春情。
梦醒方知梦,梦岂无恁。
几点别馀清泪,尽化作妆楼,断雨残云。
指梢头旧恨,豆蔻结愁心。
都休问、北来南去,但依依、同是可怜人。
还飘泊,何时尊酒,却说如今。
记当年、紫曲戏分花,帘影最深深。
听惺忪语笑,香寻古字,谱掐新声。
散尽黄金歌舞,那处著春情。
梦醒方知梦,梦岂无恁。
几点别馀清泪,尽化作妆楼,断雨残云。
指梢头旧恨,豆蔻结愁心。
都休问、北来南去,但依依、同是可怜人。
还飘泊,何时尊酒,却说如今。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炎的《甘州·八声甘州》,通过对比和联想,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的深沉情感和复杂的心理状态。
首句“记当年、紫曲戏分花,帘影最深深”,回忆起往昔在紫曲(可能是某地名或别墅名)与爱人嬉戏的情景,那时的欢乐与帘幕下的亲密无比。帘影深深,不仅描绘了室内的幽暗,也象征着记忆的深刻。
“听惺忪语笑,香寻古字,谱掐新声”,词人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寻与怀念。这里的“惺忪”形容女性温柔而含蓄的声音,“古字”可能指的是诗歌或书信中的旧情,通过这些物件来触发记忆。
“散尽黄金歌舞, 那处著春情”,则是对过去奢华和热烈的生活场景的描绘。黄金的歌舞,象征着那时的富贵与繁华,而“那处著春情”则表达了词人将这些记忆深藏于心,不随时间而逝去。
接下来的“梦醒方知梦,梦岂无恁”,展现了词人的自我反思。梦境的虚幻与现实的清醒交织,透露出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依恋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几点别馀清泪,尽化作妆楼,断雨残云”,则描绘了离别后的哀愁。泪水如断续之雨,化作妆楼,不仅是对美好的装饰,也是对心中伤痛的掩饰。
“指梢头旧恨,豆蔻结愁心”,通过具体细节,如指尖轻触头发,表达了词人对于往昔情事的深深留恋与愁绪。豆蔻(一种香料)常用来比喻爱情,这里则是将之与愁绪联系,增添了一层复杂的情感。
“都休问、北来南去,但依依、同是可怜人”,这句中透露了词人的悲观和无奈。无论是往北还是往南,所有的人都是可怜的,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命运的感慨。
最后,“还飘泊,何时尊酒,卻说如今”则是词人在反思中寻找安慰,希望能够找到心灵的寄托,即使是在飘泊不定的生活中,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像过去那样尊贵地举杯饮酒,但最终还是只能感叹“却说如今”,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差距的无奈。
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情感、细腻的描述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心理状态,是一篇情感浓烈且富有诗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