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村虚烟霭青,草根促织晚先鸣。
群山衮衮望中去,新月娟娟愁里生。
暗峡风云秋惨淡,高城河汉夜分明。
寄书故国还羞涩,白首萧条老病婴。
日落村虚烟霭青,草根促织晚先鸣。
群山衮衮望中去,新月娟娟愁里生。
暗峡风云秋惨淡,高城河汉夜分明。
寄书故国还羞涩,白首萧条老病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寂寞孤独的晚秋景象,流露出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与对个人境遇的无奈感慨。
"日落村虚烟霭青",设定了一个傍晚时分,村庄被笼罩在淡蓝色的薄雾之中,给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一丝忧郁的情调。紧接着的"草根促织晚先鸣"则描绘了一幅农夫匆忙收工、鸟儿急于归巢的画面,透露出一种时光易逝和生活的迫切感。
"群山衮衮望中去",诗人通过对远方连绵山脉的眺望,表达了心中的无限遐想。"新月娟娟愁里生"则是对初升月亮的描写,这不仅是景物的刻画,也流露出诗人的内心之忧。
"暗峡风云秋惨淡",此句通过对深山中秋风的描绘,再次强化了那种萧瑟而寂寞的氛围。"高城河汉夜分明"则是对夜色下的城堡与河流的刻画,表现出一种清晰而又孤独的景象。
最后两句"寄书故国还羞涩,白首萧条老病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个人晚年遭遇疾病、身体衰弱的无奈。这里的"羞涩"可能指的是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不仅是思念,还有自我境遇的凄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传递出一种淡远而又沉重的情感,这种感觉在宋代文人中颇为常见,他们往往借助于自然景观来抒发个人情怀。
上苑乌啼,中洲鹭起,疏钟才度云窈。
篆冷香篝,灯微尘幌,残梦犹吟芳草。
搔首卷帘看,认何处、六桥烟柳。
翠桡才舣西泠,趁取过湖人少。掠水风花缭绕。
还暗忆年时,旗亭歌酒。
隐约春声,钿车宝勒,次第凤城开了。
惟有踏青心,纵早起、不嫌寒峭。
画阑闲立,东风旧红谁扫。
雾幕西山,珠帘卷,浓霭凄迷华屋。
蒲萄新绿涨,正桃花烟浪,乱红翻触。
绣阁留寒,罗衣怯润,慵理凤楼丝竹。
东风垂杨恨,锁朱门深静,粉香初熟。
念缓酌灯前,醉吟孤枕,顿成清独。伤心春去速。
叹美景虚掷如飞毂。
漫孤负、秋千台榭,拾翠心期,误芳菲、怨眉愁目。
冷透金篝湿,空展转、画屏山曲。梦不到、华胥国。
闲倚雕槛,试采青青梅菽。海棠尚堪对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