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万思节韵萧芝田二首·其二》
《次万思节韵萧芝田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律诗

共说火攻为上策,秘方谁复似君能。

石飞陡使晴鸣雹,机转真疑夏造冰。

鲁国云梯犹自拙,楚中燧象未须惊。

么么倭鬼那堪算,破虏横行记昔曾。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的作品,名为《次万思节韵萧芝田二首(其二)》。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火攻策略为切入点,表达了对智谋与策略的深刻思考。

首句“共说火攻为上策”,点明了主题,即在战争中,火攻被视为一种高明且有效的策略。接着,“秘方谁复似君能”一句,表达了对能够掌握并运用这种策略的人的敬佩之情,暗示了诗人自己或他人具备这种才能。

接下来的“石飞陡使晴鸣雹,机转真疑夏造冰”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描绘了火攻时的壮观景象。石飞象征着箭矢或火球的飞射,晴天突然出现雹子,形象地展现了火攻的威力;机转则指火攻的准备工作,仿佛在夏天制造出冰块,强调了火攻的精心策划和执行。

“鲁国云梯犹自拙,楚中燧象未须惊”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阐述了火攻策略的重要性。鲁国的云梯行动未能成功,而楚中的燧象(古代用于传递信号的象)也未起到应有的作用,以此反衬出火攻策略的优越性。

最后,“么么倭鬼那堪算,破虏横行记昔曾”两句,表达了对敌人的轻蔑和自信。诗人认为那些所谓的敌人,无论是倭寇还是其他势力,都无法理解或应对火攻策略的威力,暗示了过去成功的经历,以及对未来胜利的信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火攻策略的赞美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军事智慧的深刻理解和欣赏,同时也流露出自信和自豪的情感。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麦秋

北方春旱多,十年而九矣。

今岁邀恩早,额手稍慰喜。

二麦绿芃芃,饼饵饶堪拟。

翻因鉴常时,种少自咎尔。

曾因课农便,闻诸农家子。

更兼高下田,黍稻皆葱美。

受宠宜若惊,盟心恒自揣。

无何首夏半,浃旬缺甘雨。

麦乃如去年,临秋渐黄萎。

乃悟得失间,反掌诚幻已。

所得忧不多,失得忧倍蓰。

展转繁忧中,害其有㡳止。

慰意倏已过,愁思纷萦起。

既用凛天谌,还因格物理。

(0)

雨后圆明园·其二

水郭连山墅,农功周览知。

麦烟初羃际,谷雨乍过时。

底用翻车引,行看秧马骑。

千愁消一夕,合有识怀诗。

(0)

戏题纸鸢

儿童云戏趁清明,一线风光两翼轻。

列子徒闻旬五御,胎仙犹咽九皋声。

却因吴下初传制,好与檐前共得名。

暂尔高腾还落地,嗤他碌碌待人成。

(0)

题名画大观册·其十倪瓒春山图

暖雾浮岚翠欲蒸,回风散处露崚嶒。

若教选佛评差等,高士应居最上乘。

(0)

题元人君子林歌

在昔叔夜之俦会竹林,风流旷达轻缨簪。

却与渭川增气色,七贤雅号犹蜚今。

七贤往矣惜不见,见此长幅留清阴。

其?其地恰相称,何人百衲诚知音。

拂梢云之独干,似吏部之胸襟。

间枯槎以寒筱,貌河内之渊沉。

苔石烟筠,阿戎可寻。

潇湘秋碧,又如步兵放荡不可以礼数而相禁。

睹琅玕兮晴翠,则又竿标犊鼻挹仲容之遐心。

漱秋厓之万玉,邈广陵之鼓琴。

独爱露梢晓滴处,伯伦醉倒恍闻酒气衫袖酣淋淋。

遂使山阳逸侣开生面,不教淇澳君子萧条寂寞冷风凄雨空荒浔。

明窗展卷默有会,日与前贤相酌斟。

(0)

静宜园二十八景诗·其十六香嵓室

突夏据横峦,天窗纳虚宇。

树分功德林,身在逍遥所。

始静恰宜听,既远犹堪睹。

天女参维摩,时时下花雨。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