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然奇士,少避白波。食草啜水,露寓于河。
色妹翳体,伐国谬歌。饥寒待尽,风节高峨。
孝然奇士,少避白波。食草啜水,露寓于河。
色妹翳体,伐国谬歌。饥寒待尽,风节高峨。
此诗颂扬了焦先这位高士的非凡品质与坚韧风骨。开篇“孝然奇士,少避白波”以“孝然”二字点出其高尚品德,接着描述他年轻时为躲避战乱而隐居,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勇气和智慧。
“食草啜水,露寓于河”描绘了焦先在野外生活的艰苦情景,他仅以草木为食,以河水解渴,露宿河边,生活简朴至极,却能安然自得,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色妹翳体,伐国谬歌”中,“色妹”可能是指焦先的妻子或伴侣,此处或暗含其妻因战争而失明,焦先虽身处乱世,仍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乐观,以歌声抚慰心灵,不被外界纷扰所动。
“饥寒待尽,风节高峨”总结了焦先面对生活的困苦,始终保持高洁的节操和坚韧的意志,即使在饥饿和寒冷中等待生命的终结,也未曾动摇其高尚品格,展现出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力量。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抒发,赞美了焦先这位高士在乱世中的坚守与超脱,以及其对道德和精神的执着追求,是对古代隐士精神的崇高礼赞。
观也本诸生,早与世参商。
方枘不量凿,交亲指为狂。
末路辱公知,赐出非所望。
相期古人处,岂止事文章。
汝南虽奥区,校官实始张。
解鞅百无有,栖栖寄僧坊。
筑室从有徒,皆公借馀光。
一壶千金直,所济在仓黄。
万里犹比邻,别离无足伤。
何以报公德,修好以为常。
小园过午,便觉凉生翠柏。
戎葵闲出墙红,萱草静依径绿。
还是去年,浮瓜沈李,追凉故绕池边竹。小筵促。
忽忆杨梅正熟。卞山南畔,画舸笙歌逐。愁凝目。
使君彩笔,佳人锦字,断弦怎续。尽日栏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