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莽雪波烟渚,有底鼓翅相呼。
如老子载家去,眼明见甓社湖。
渺莽雪波烟渚,有底鼓翅相呼。
如老子载家去,眼明见甓社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湖面的景象,诗人陈造以细腻的笔触,将雪波和烟渚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渺莽"二字形象地描绘了雪浪浩渺、水气蒙蒙的画面,仿佛天地间都被白色覆盖。"鼓翅相呼"则通过大雁的鸣叫,增添了生动的动态元素,传递出季节变换中生命的活力。
诗人进一步联想到了老子骑着家禽离去的情境,寓言般地表达了对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向往。"眼明见甓社湖"一句,诗人通过个人的视线,将读者引向远处的甓社湖,让读者仿佛能看见那片湖光山色,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清澈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入诗,寓情于物,体现了宋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