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谁为问鹡鸰原,灯火三更殒泪痕。
天远未知萍梗迹,书来说在藕花村。
年华似汝宁为未,场屋如吾已懒言。
壁水故人今北去,短长门户好同论。
凭谁为问鹡鸰原,灯火三更殒泪痕。
天远未知萍梗迹,书来说在藕花村。
年华似汝宁为未,场屋如吾已懒言。
壁水故人今北去,短长门户好同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亦之的作品《舍弟客临平》。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弟弟的思念和关切之情。首句“凭谁为问鹡鸰原”以鹡鸰鸟比喻兄弟离散,暗示对弟弟漂泊在外的担忧;“灯火三更殒泪痕”描绘了深夜独坐,因思念而泪流的画面,情感深沉。接着,“天远未知萍梗迹”进一步强调弟弟行踪不定,如同浮萍;“书来说在藕花村”则通过书信得知弟弟暂居藕花村,透露出一丝安慰。
“年华似汝宁为未”感叹岁月匆匆,弟弟正值青春年华;“场屋如吾已懒言”则表达了自己对科举考试的厌倦,暗含对弟弟未来的期许。最后两句“壁水故人今北去,短长门户好同论”以故人北去比喻弟弟的离开,希望与弟弟能有深入的交谈,共同探讨人生道路。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体现了兄弟间的亲情,也寓含了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