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舍弟客临平》
《舍弟客临平》全文
宋 / 林亦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凭谁为问鹡鸰原,灯火三更殒泪痕。

天远未知萍梗迹,书来说在藕花村。

年华似汝宁为未,场屋如吾已懒言。

壁水故人今北去,短长门户好同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èlínpíng
sòng / línzhī

píngshuíwèiwènlíngyuándēnghuǒsāngèngyǔnlèihén

tiānyuǎnwèizhīpínggěngshūláishuōzàiǒuhuācūn

niánhuáníngwèiwèichǎnglǎnyán

shuǐrénjīnběiduǎnchángménhǎotónglùn

注释
凭谁:谁来。
为问:询问。
鹡鸰原:鹡鸰鸟的故乡。
殒泪痕:洒落的泪水。
天远:身处远方。
萍梗迹:命运的漂泊不定。
藕花村:藕花盛开的村庄。
年华似汝:岁月如你。
宁为未:难道还未。
场屋:科举考场。
壁水故人:老朋友。
北去:离去。
短长门户:家中的事务。
同论:一同商议。
翻译
又有谁能询问那鹡鸰鸟的故乡,深夜灯火下洒落的是我无尽的泪水。
身处远方,命运如同浮萍般难以捉摸,只有一封信告知我在藕花盛开的村庄。
岁月如你,难道还未曾老去,而科举考场的疲惫我已经不愿多言。
老朋友如今北行离去,家中的长短事务,希望能一同商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亦之的作品《舍弟客临平》。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弟弟的思念和关切之情。首句“凭谁为问鹡鸰原”以鹡鸰鸟比喻兄弟离散,暗示对弟弟漂泊在外的担忧;“灯火三更殒泪痕”描绘了深夜独坐,因思念而泪流的画面,情感深沉。接着,“天远未知萍梗迹”进一步强调弟弟行踪不定,如同浮萍;“书来说在藕花村”则通过书信得知弟弟暂居藕花村,透露出一丝安慰。

“年华似汝宁为未”感叹岁月匆匆,弟弟正值青春年华;“场屋如吾已懒言”则表达了自己对科举考试的厌倦,暗含对弟弟未来的期许。最后两句“壁水故人今北去,短长门户好同论”以故人北去比喻弟弟的离开,希望与弟弟能有深入的交谈,共同探讨人生道路。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体现了兄弟间的亲情,也寓含了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

作者介绍

林亦之
朝代:宋

(1136—1185)宋福州福清人,字学可,号月渔,一号网山。林光朝高弟,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赵汝愚帅闽,荐于朝,命未下而卒。有《论语考工记》、《毛诗庄子解》、《网山集》等。
猜你喜欢

乌戍密印寺

青堆溪上水平堤,绛瓦参差半掩扉。

我与圣公俱客寓,人传帝子尚灵威。

胜缘龃龉三重障,志士辛勤十载归。

花木禅房都不见,但馀蝙蝠昼群飞。

(0)

题画卷五首·其二

欹倾栈路绕山明,隔陇人家犬吠声。

无限白云堆去路,不知谁识许宣平。

(0)

题画卷五首·其四

暑云泼墨送惊雷,坐见前山骤雨来。

今夜一凉千万里,更无焦卷与尘埃。

(0)

题日记

谁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亦梦中。

若向梦中寻梦觉,觉来还入大槐宫。

(0)

瑞香三首·其二

紫云蹙绣被,团栾覆衣篝。

浓薰百和韵,香极却成愁。

(0)

喜周妹自四明到

团栾话里老庞衰,一妹仍从海浦来。

孤苦尚馀兄弟乐,如今虽病也眉开。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