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喜閒放,自号葛天民。
我眠君且去,人谓此语真。
无机物莫猜,鸥鸟犹狎驯。
欲眠何遣客,一念已生尘。
岂如庞德公,相对忘主宾。
陈生性嗜酒,大白举浮身。
众中时酣卧,常贮满腹春。
澒洞更何物,知容几辈人。
渊明喜閒放,自号葛天民。
我眠君且去,人谓此语真。
无机物莫猜,鸥鸟犹狎驯。
欲眠何遣客,一念已生尘。
岂如庞德公,相对忘主宾。
陈生性嗜酒,大白举浮身。
众中时酣卧,常贮满腹春。
澒洞更何物,知容几辈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朋友陈元常豪放自如、酗酒好睡的生活状态的赞美。陈元常以“葛天民”自号,喜好自由闲适的生活,他的这种态度被人们认为是真诚的。诗中提到的“无机物莫猜”,意味着他对周围的人和事物都持有一种不加怀疑的态度,连鸟类也能与之亲近。
第三句“欲眠何遣客,一念已生尘”表达了陈元常即将入睡,不愿被打扰,即便是朋友来访,也希望他们不要让自己的思绪受到干扰。这里的“一念已生尘”可能意味着他对外界干扰的不耐烦,或者是他的思想很容易就被打断。
接下来的两句“岂如庞德公,相对忘主宾”用了历史上的庞德公与客人相对而坐忘记了主客之分来形容陈元常在饮酒时的专注和忘我。陈生嗜好饮酒,“大白举浮身”可能是指他醉酒后的状态,或者是他的豪爽和不拘小节。
“众中时酣卧,常贮满腹春”则形容他在人群中也能酣酗而睡,这种能力让他总能保持内心的清新与舒畅,如同怀抱着春天一般。最后,“澒洞更何物,知容几辈人”可能是在问,在这样的一个清净之地,还有哪些东西能够与陈元常相匹敌?“知容几辈人”则是对他能包容多少人的问题。
整首诗通过对陈元常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自由、豪迈生活态度的赞赏,以及对其性格和生活方式的深刻理解。
昨拟走大梁,览胜古汴京。
晨起延津境,忽作封邱行。
山川本相似,途路近且平。
远驰燕赵骑,复捲魏卫旌。
晓行趁残月,暮宿视长庚。
客途少休息,传舍多送迎。
思之良厚颜,不如且归耕。
所以晨夕内,劳劳苦东征。
东征倦行役,对镜徒自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