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色随生指顾间,踏翻香雪弄潺潺。
奏编谁上三千牍,宝带争拖十二环。
有底穷愁惟甔石,无多远意但盆山。
何时万顷沧波去,乞我扁舟自在閒。
景色随生指顾间,踏翻香雪弄潺潺。
奏编谁上三千牍,宝带争拖十二环。
有底穷愁惟甔石,无多远意但盆山。
何时万顷沧波去,乞我扁舟自在閒。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在逍遥的意境。开篇"景色随生指顾间,踏翻香雪弄潺潺"两句,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种如同游历仙境般的情景,其中“指顾”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随意欣赏,而“踏翻香雪”则给人以一种超凡脱俗之感,似乎诗人正踏在细碎而洁白的雪花中,与自然融为一体。
接着"奏编谁上三千牍,宝带争拖十二环"两句,以古代乐器和珍贵的饰物作比,展示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高尚。这里的“三千牍”可能指的是无尽的篇章或音乐,而“十二环”的“宝带”则象征着辉煌华丽的生活。
中间"有底穷愁惟甔石,无多远意但盆山"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尽管外界可能有无尽的忧虑和困顿,但诗人却以“甔石”自喻,保持着一颗宁静的心,也只将目光停留在近处的山峰上。
最后"何时万顷沧波去,乞我扁舟自在閒"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向往。这里的“万顷沧波”象征着广阔无垠的大海,而“扁舟”则是那简单朴素的小船,诗人渴望乘坐这小舟,在茫茫大海中找到自己的自由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在与超脱尘世的一种向往。
绮夕埋愁,佳春殢醉,客思又消多许。
杨柳才青,便有莺栖燕住。
楼一角、三面花藏,帘半卷、二更月度。
拨兰篝、香酽如云,管他天际有风露。
犀卮琼液正满,堪听筝弦变响,暗挑离绪。
杜宇催人,烟外鹁鸪催雨。
把心头、万种悲欢,了眼底、片时侬汝。
解缠腰、半摺罗巾,染将啼泪去。
木兰船,鹦鹉渡。秋浪拍天阻。
菡萏双双,凉夜弄昏雨。
何如菂乍含时,遭风竟折,也不到、酿心成苦。
最难处。樽前意外重逢,含怨逗眉语。
机上棼丝,欲解转无绪。
须知侬意非萍,天生轻薄,肯任逐、流波来去。
上鸥飞、佛昙小阁,阁外春水平迥。
日斜雨过凉烟阔,作弄鱼天光景。浮半顷。
比七里严滩,九曲苕溪静。夕风微紧。
看菰叶摇叉,柳花吹簖,山影乱人影。还自省。
年来飘泊萍梗。安能与子偕隐。
琼台黄阁高风浪,那识公侯衮衮。三尺艇。
爱些小酒垆,饭灶能安整。钟催天暝。
定醉倒船头,约鸥寻梦,星露一蓑冷。
驰铃入郡城,道路欢如雷。
狗马亦太平,斯民复何猜?
侏儒计安饱,所志本不恢。
至此一寸心,似能胞与该。
急揽大布衣,冒风登城台。
江风夹海云,中有清气来。
压浪高下山,晴翠为之开。
浩歌吾得今,惜无流霞杯。
转怜废垒多,碍目犹蒿莱。
应有战死魂,倍切思归哀。
仰睹羲轮红,一鉴澄八垓。
既埽自无翳,得振可忘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