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还至吴门送朱方黯就徵北上二首·其一》
《还至吴门送朱方黯就徵北上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黎遂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枯柳桥头壅白沙,酒旗何处问啼鸦。

逢君又望都门去,昨夜邮亭剩几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清而深沉的画面,通过枯柳、白沙、酒旗和啼鸦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离别与思乡的情感氛围。

首句“枯柳桥头壅白沙”,以“枯柳”、“桥头”、“白沙”三个元素构成画面的背景,枯柳象征着生命的衰败,桥头则暗示着过渡与别离,而“白沙”的出现,既增添了画面的色彩对比,也预示着旅途的漫长与艰辛。整体给人一种萧瑟、寂寥的感觉。

次句“酒旗何处问啼鸦”,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酒旗在风中飘扬,却无人问津,只有啼叫的乌鸦似乎在寻找归宿。这一句通过酒旗与啼鸦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寂寞的情绪,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与寻求。

第三句“逢君又望都门去”,直接点明了人物的动作与情感。主人公在与友人分别后,再次面对离别的场景,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对故乡的思念。“都门”通常指京城的大门,这里既代表了离别之地,也象征着远离家乡的旅程。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对离别与远方的复杂心情。

最后一句“昨夜邮亭剩几家”,通过描述昨晚经过邮亭时仅剩几家旅店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旅途的孤独与艰难。邮亭作为古代传递信息的驿站,此处成为旅途中唯一的慰藉,但即便如此,也只剩下几家,暗示了旅途的荒凉与人烟稀少。这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冷清,也反映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推进,展现了离别与思乡的主题,以及旅途中面临的孤独与挑战。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刻,是明代诗歌中值得品味的一篇佳作。

作者介绍

黎遂球
朝代:明   字:美周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46

(?—1646)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猜你喜欢

挽刘夫人词二首·其二

卜邻早效三迁教,负米方休百里劳。

乐事难留同逝水,孝思无尽入伊蒿。

万家原上开新冢,旧馆人来奠浊醪。

况有铭诗传不朽,长城千古白云高。

(0)

南阳春日十首·其三

山川随处有芳菲,老大情怀与旧非。

已恨莺声惊晓梦,岂堪花气著人衣。

家蔬未省添新斸,宰木应曾长旧围。

终向畏涂无所得,好风佳月不如归。

(0)

题二陆祠

尘暗香残二陆祠,可怜词藻妙当时。

联镳入洛成何事,一段凄凉鹤不知。

(0)

沈德和使君生辰四首·其三

桐川古桃州,地僻官事少。

简静宜有馀,苛刻则烦扰。

公来省其俗,好尚已默了。

碧凝燕寝香,青鞠圜扉草。

麦垄雨初匀,棠阴风自扫。

回观汉循良,未足语治道。

岂惟术数多,更觉规模小。

公将宰天下,一郡乃戏嬲。

便当作吏师,讵止为民表。

邦人何所祈,区区颂难老。

(0)

叠韵春日杂兴五首·其二

幽怀聊自适,疏性懒相过。

尘事偏宜少,诗篇不厌多。

三人花下酒,一曲醉时歌。

此外非吾事,陶陶奈乐何。

(0)

春日偶成三首·其二

雨后春逾丽,平堤涨绿波。

侵人花气酿,刺眼麦芒多。

舴艋閒蓑笠,鞦韆醉绮罗。

光阴难把玩,秀句与消磨。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