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茶真似石韫璧,至精那可皮肤识。
溪芽不给万口须,往往山毛俱入食。
云龙正用饷近班,乞与粗官诚腼颜。
崇朝一碗坐官局,申旦形清不成宿。
平生乐此臭味同,故人贻我情相烛。
黄侯发轫日千里,天育收驹自汧渭。
车声出鼎细九盘,如此佳句谁能似。
遣试齐民蟹眼汤,扶起醉头湔腐肠。
颇类它时玉川子,破鼻竹林风送香。
吾侪幽事动不朽,但读离骚可无酒。
相茶真似石韫璧,至精那可皮肤识。
溪芽不给万口须,往往山毛俱入食。
云龙正用饷近班,乞与粗官诚腼颜。
崇朝一碗坐官局,申旦形清不成宿。
平生乐此臭味同,故人贻我情相烛。
黄侯发轫日千里,天育收驹自汧渭。
车声出鼎细九盘,如此佳句谁能似。
遣试齐民蟹眼汤,扶起醉头湔腐肠。
颇类它时玉川子,破鼻竹林风送香。
吾侪幽事动不朽,但读离骚可无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鲁直复以诗送茶云愿君饮此勿饮酒次韵》。诗中诗人以茶为主题,赞美了茶的珍贵和独特之处。他形容茶如石中珍宝,非寻常人所能轻易识别其精妙。溪边的嫩芽供不应求,连山野之物也被人们当作食物。诗人提到茶被献给官员,即使是低级官员也感到惭愧,因为品茗能带来清晨的清醒,而非一夜宿醉。
诗人与朋友共享此乐,朋友赠送的好茶如同玉川子的馈赠,香气宜人。诗人还提及友人黄侯的茶犹如千里马般珍贵,烹煮时的声音宛如九盘山的云雾缭绕。他认为这样的佳茗胜过美酒,可以洗涤肠胃,甚至唤起对唐代诗人卢仝(玉川子)的诗风联想。
最后,诗人感慨茶与诗的结合能长存于心,即使没有酒,诵读《离骚》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整首诗通过描绘茶的品质和品茶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精神玉雪眼点漆,总角两髦锦缠碧。
郎君未出客已惊,隔窗读书鸾鹤声。
松烟兔颖小三昧,虿尾银钩略无对。
钟王笔法老始成,阿麟今才十二龄。
七十列传十二纪,白头书生不能记。
乱抽架上聊试渠,横诵倒诵如流水。
二雅三颂已作笺,要与毛郑争先鞭。
吟诗作赋更馀事,不论五言兼七字。
奉常先生有阴功,翰苑仙人有家风。
高科好官手可唾,更看声名塞天破。
老夫还曾浪语么,老夫还曾浪语么。
三更无月天正黑,电光一掣随霹雳。
雨穿天心落篷脊,急风横吹斜更直。
疏篷穿漏湿床席,波声打枕一纸隔。
梦中惊起眠不得,揽衣危坐三叹息。
行路艰难非不历,平生不曾似今夕。
天公嚇客恶作剧,不相关白出不测。
收风拾雨猝无策,如何乞得东方白。
垂头缩脚正偪仄,忽然头上复一滴。
去年摘山初弄兵,永新县前戈剑腥。
杜侯不持一寸铁,闭阁坚卧民不惊。
军前米作山谷聚,木牛流马安用许。
但令绿林无点尘,何须烂额画麒麟。
紫皇急才宵不寐,斯人合著班行里。
速骑匹马谒明光,夜来溪风吹玉霜。
虚堂无人独自行,画檐雨歇残点声。
朝来馀暑忽然过,昨来初暑谁能那。
一生畏暑如于菟,老年畏暑菟不如。
人言岭南分外热,匹似江南犹可说。
今年六月雨如秋,只今七月当更愁。
短檠幸未卧墙角,唤取渠来相博约。
老眼那能舒简编,只要玉虫伴杯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