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潭石步》
《宿潭石步》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古风

三更无月天正黑,电光一掣随霹雳。

雨穿天心落篷脊,急风横吹斜更直。

疏篷穿漏湿床席,波声打枕一纸隔。

梦中惊起眠不得,揽衣危坐三叹息。

行路艰难非不历,平生不曾似今夕。

天公嚇客恶作剧,不相关白出不测。

收风拾雨猝无策,如何乞得东方白。

垂头缩脚正偪仄,忽然头上复一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tánshí
sòng / yángwàn

sāngèngyuètiānzhènghēidiànguāngchèsuí

穿chuāntiānxīnluòpéngfēnghéngchuīxiégèngzhí

shūpéng穿chuānlòu湿shīchuángshēngzhěnzhǐ

mèngzhōngjīngmiánlǎnwēizuòsāntàn

xíngjiānnánfēipíngshēngcéngjīn

tiāngōngxiàèzuòxiāngguānbáichū

shōufēngshídōngfāngbái

chuítóusuōjiǎozhèngrántóushà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夜晚的景象,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地再现了雷电交加、风雨大作的情景。首先,“三更无月天正黑”设定了一个没有月光的深夜,接着“电光一掣随霹雳”突显出惊心动魄的自然之力。此后,“雨穿天心落篷脊”、“急风横吹斜更直”则描绘了倾盆大雨伴随狂风的场面,给人一种天地翻覆的感觉。

“疏篷穿漏湿床席”,则是室内景象的转换,显示了雨水渗透屋顶,浸湿了床褥。紧接着,“波声打枕一纸隔”又将听觉效果加入进来,让人仿佛能听到雨点敲击屋顶的声音。诗中对夜晚惊醒后的不安情绪也进行了刻画,“梦中惊起眠不得,揽衣危坐三叹息”。

然而,接下来的“行路艰难非不历,平生不曾似今夕”则透露出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感慨,表明这种经历在他一生的旅途中是罕见的。随后,“天公嚇客恶作剧,不相关白出不测”则把自然界的变幻比喻为上天对人的考验,而“收风拾雨猝无策”则表现了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力感。

最后,诗中写到“如何乞得东方白。垂头缩脚正偪仄,忽然头上复一滴”,这段落通过对光明的渴望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反差,强调了人在逆境中的无助感,以及即便是微小的希望也可能转瞬即逝。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法,还揭示了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脆弱与渺小。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浦江道中三绝

瘦骨岩岩祸患馀,追随人事愈驰驱。
何时酒扫松楸畔,小盖茅庵只读书。

(0)

悼八婶孺人

最幸平时省拜频,雍容常欲面生春。
鬓华虽觉年弥老,齿宿其如语自新。
两剑共埋知有日,一杯持奠阻无因。
泫然空落风前泪,终愧西山执绋人。

(0)

十二月二日腊祭前一日致斋惠照清叟察言观色

峨冠执法公家整,端冕临祠我亦严。
深米炉香通问讯,小寒清坐隔疏帘。

(0)

别家山二绝

简书催我就征途,对坐西山暂索居。
闻说仕途巇险甚,未应从此便相疏。

(0)

和楼枢密过洛阳感旧二绝

梦眼由来过幻差,焚香祗好诵南华。
云深汉殿犹衰草,风贤洛阳无旧花。

(0)

即事二绝

暮春景物称山家,屋角团团绿叶遮。
薄晚微云疏过雨,一番小麦颤轻花。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