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良夜月华新。
舞罢争看垂素手,歌残未许啮丹唇。妒杀是横陈。
恹恹病,憔悴度芳春。
何事窈娘偏薄命,多应小玉是前身。缥缈梦中人。
江南好,良夜月华新。
舞罢争看垂素手,歌残未许啮丹唇。妒杀是横陈。
恹恹病,憔悴度芳春。
何事窈娘偏薄命,多应小玉是前身。缥缈梦中人。
这首清代董俞的《双调望江南·其四》是一首悼念歌姬的词作,通过对江南美景和歌姬舞姿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歌姬的深深怀念与惋惜。
"江南好,良夜月华新",开篇即以江南的美好夜晚和皎洁月色渲染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为下文歌姬的出场做了铺垫。
"舞罢争看垂素手,歌残未许啮丹唇",通过描写歌姬舞后垂下的洁白双手和歌声结束后未尝红唇的细节,展现了她的娴静与矜持,以及词人对她技艺的赞赏。
"妒杀是横陈",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出其他女子对歌姬美貌和才艺的嫉妒,侧面烘托出歌姬的独特魅力。
"恹恹病,憔悴度芳春",描述了歌姬因病态而显得憔悴,暗示了她的不幸命运,以及词人对春天逝去与她青春消逝的感慨。
"何事窈娘偏薄命,多应小玉是前身",词人疑惑为何如此美好的歌姬会遭遇不幸,又将她比作传说中的仙女小玉,寄寓了对歌姬前世今生的遐想,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和哀思。
"缥缈梦中人",以梦中人的形象收尾,既是对歌姬如梦似幻般存在的一种追忆,也表达了词人对歌姬永恒记忆的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江南夜色和歌姬形象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词人对歌姬的怀念和对命运无常的感叹。
快鹘快鹘南山击,鸟北山洒血朝发。
秦陇暮宿荆越凌,厉横视游翔恍忽。
蜩鸠抢飞榆枋间,仰面而视无好颜。
人生得意且快鹘,何用悠悠长闭关。
翟公昔在蓬蒿下,万里清风减高价。
君今慷慨蹑长云,藉藉芳声四海闻。
扬雄欲献河东赋,司马先传喻蜀文。
醉吟快鹘行,醒衔快鹘羽。
愿君化作天池鹏,莫学快鹘栖岩树。
细雨江城秋澹泊,一樽何处堪携鹤。
选胜重来近十年,虚楼视昔还恢廓。
两山矗立谁疏凿,万壑惊趋犹脉络。
壮势平吞白帝城,寒光远带湘妃阁。
雕甍绣闼俯苍峰,水波摇泄芙蓉宫。
几家弦管廛居密,千里舟航贡道通。
铁笛声孤时对月,蒲帆影乱晚随风。
迎门花鼓来仙客,入画青蓑羡钓翁。
把袂同游皆国彦,锦席高张叨我半。
凭栏触景各抽毫,摛词谁复过王翰。
楣间高扁少师章,海若天吴骇吾见。
中丞更续郢中歌,玉斝琼杯照人面。
况说绥怀动隐忧,民情吏治精而练。
二公声望将无同,屹屹斯楼并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