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作》
《偶作》全文
宋 / 石介   形式: 古风

晋公平淮西,兵出速如神。

崇韬伐西川,六十日请臣。

太祖初受命,诸侯未尽宾。

蜀广号敌国,荆潭为彊邻。

王师讨有罪,不闻逾十旬。

元昊诚蝼蚁,有地长一畛。

讵足污斧钺,寻当投荆榛。

是何逾岁月,务行含贷仁。

岂兹将帅间,迥无晋公伦。

张旗发一号,岂无李处耘。

提戈出一战,岂无王全斌。

容兹盈寸蟹,荡漾于流津。

平生读诗书,胸中贮经纶。

薄田四五亩,甘心耕耨勤。

倚锄西北望,涕泪空沾襟。

(0)
注释
淮西:古代地区名。
崇韬:后唐将领。
太祖:对开国君主的尊称。
诸侯:古代分封的各国君主。
荆潭:古代荆州和潭州的合称。
元昊:西夏开国君主。
斧钺:古代兵器,象征军事权力。
李处耘:五代时期后晋将领。
王全斌:北宋初年名将。
盈寸蟹:比喻数量众多的小人物。
经纶:治理国家的策略和才能。
耕耨:耕田除草,指农事劳动。
涕泪:眼泪。
翻译
晋公平定了淮西,军队行动迅速如神
崇韬征伐西川,六十天内就请求朝见
太祖刚接受使命,诸侯还未完全臣服
蜀地广大号称敌国,荆潭则是强邻
朝廷军队讨伐有罪之人,从未超过百天
元昊虽微不足道,但占据的土地宽广
他的存在不值得玷污我们的武器,不久将被驱逐
为何拖延时日,不实行宽容仁政呢
难道这是将领间的差异,与晋公平庸不同吗
一旦发出号令,难道没有像李处耘那样的人才
一旦出战,难道没有王全斌那样的勇将
让这些小人物充斥,如同河中的螃蟹
我一生研读诗书,胸中充满治国方略
只有四五亩薄田,但我甘愿辛勤耕作
手持锄头向西北望去,泪水空自洒满衣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的英勇形象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切。开篇“晋公平淮西,兵出速如神”两句,塑造了一个迅猛如神的军事指挥官形象,其战功赫赫令人敬佩。“崇韬伐西川,六十日请臣”表明其用兵之快,如同古代名将崇侯、伍子胥的英勇。紧接着,“太祖初受命,诸侯未尽宾”一句,则揭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深切的忧虑,可能是在反思某个朝代的建立或转变。

“蜀广号敌国,荆潭为彊邻”两句描绘出疆域之辽阔与边防之险要。诗人以此表达对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性的关注。接着,“王师讨有罪,不闻逾十旬”则强调了军事行动的迅速果断,反映出将帅对于处理叛乱的决心与效率。

“元昊诚蝼蚁,有地长一畛”一句转换了语境,从宏大的战略视野转向个人隐退的田园生活。诗人以微小如蝼蚁之比喻自己,对于有一方土地的珍惜和满足,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情怀。

“讵足污斧钺,寻当投荆榛”则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诗人似乎在探讨个人的选择与坚持。紧接着,“是何逾岁月,务行含贷仁”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个人理想实现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岂兹将帅间,迥无晋公伦”则再次回到对英勇将领的赞颂,通过与历史上著名将帅比较,强调了诗人对于理想人物形象的向往和追求。下文,“张旗发一号,岂无李处耘”和“提戈出一战,岂无王全斌”两句,则以具体历史人物(可能是李靖、王全斌等)为例,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于历史英杰的崇敬。

最后,“容兹盈寸蟹,荡漾于流津”一句则描绘了一种心境,如同小船在波涛中漂浮,既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也有对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的一种自信。

“平生读诗书,胸中贮经纶。薄田四五亩,甘心耕耨勤”两句,则是诗人对于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生活态度的自我表述,其中包含着一种对文学修养的自豪和对简单田园生活的满足。

“倚锄西北望,涕泪空沾襟”最后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孤独与感慨,以及对于远方或历史的无尽眷恋之情。

作者介绍
石介

石介
朝代: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庐陵道中

江流吉宇水澄清,曲折沿溪不计程。

村树含烟迷远近,山云挟雨乱阴晴。

独怜天际孤帆影,怕听秋空一雁声。

城市繁华风物美,乱离偏触故乡情。

(0)

拟杜工部甘林诗

言返江浦棹,林风吹我衣。

离兹甫几日,清景恋初归。

锦冈绕墟曲,村雾豁晨晞。

鸟栖惊偶语,犬卧傍斜扉。

老夫避世处,习此兴无违。

暂染城市氛,俗貌厌轻肥。

麋鹿未驯性,山野乃忘机。

可知适意贵,愈觉束缚非。

比邻熟来往,真率相因依。

闻言苦税敛,不觉涕长挥。

好词为慰藉,尔田正芳菲。

勉力奉公家,何处非王畿。

幸免戎马扰,胡怨鞭朴威。

中原早糜烂,千里人烟稀。

我来适乐土,差得逃贼围。

长老尚且爱,嗷嗷雁何飞。

(0)

送诸老秋试感而有作

閒居十载别南闱,诸老登场志不违。

一局残棋思角胜,半生弱羽倦高飞。

谅来笔得生花梦,应复戈回落日晖。

年少相逢莫相笑,当时刘叟著麻衣。

(0)

寿表兄王一如明经七十·其一

明月千寻霄汉迥,乔松百尺薜萝牵。

经师伏氏奇龄迈,学海文中世业传。

庭院芝兰初馥郁,门墙俊顾早联翩。

君家夙擅长生术,缑岭笙吹好拍肩。

(0)

丁卯四月十二日,外甥唐侣笙贤甥招余小饮怡园,在座有曹君远模、许君颂慈、祝君毅臣、陈子景侯暨余六人,各述年龄,适得三百六十岁。其事甚巧,佥谓不可无诗以纪之。余成七古一章

浙东飞将东西邻,千乘万骑屯江滨。

市虽不惊野不变,怎奈兵荒终困民。

自春徂夏人蜷伏,不时闻炮胆战频。

眷焉南郭开复社,敌人星散同逋臣。

正苦胸中多结轖,凭谁一扫万斛尘。

惠然客来非不速,邀我怡园情倍真。

座中屈指人凡六,曹王许祝及唐陈。

古稀以上居其半,艾壮而外亦二人。

合之整数无奇零,适得三百有六旬。

多一人焉固不可,少一人焉亦不伦。

自是天然玉合子,或如乞巧图相因。

若以有馀补不足,花甲重周亦平均。

转瞬三万六千日,一一渐可百年臻。

况今日长如小年,一日过去如二日。

傥或人各六十岁,便各一百有二十。

此意非自鲰生开,先我而言有苏轼。

前者创之后者因,莫诮浮烟与浪墨。

吾侪既作忘年交,何分谁主与谁客。

世界共和我共寿,当然共浮一大白。

(0)

谢安淝水之捷

徼倖成大功,莫如谢安石。

秦兵八十万,仅恃淝水隔。

太傅方游山,未暇纡筹策。

幸而朱序来,急进乘其隙。

临阵肯退师,天夺符坚魄。

遂令小儿辈,铭勋垂竹帛。

否则局上棋,着着无生机。

风流大罪案,又劳史官断。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