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艳迎春独占先。斜倚窗前。斜对樽前。
茜纱格子淡如烟。春在谁边。月在谁边。
悄背红芳整翠钿。人比花妍。花妒人妍。
亭亭相对各无言。花可人怜。人可花怜。
冷艳迎春独占先。斜倚窗前。斜对樽前。
茜纱格子淡如烟。春在谁边。月在谁边。
悄背红芳整翠钿。人比花妍。花妒人妍。
亭亭相对各无言。花可人怜。人可花怜。
这首清代邓瑜的《一剪梅·与景姜不负斋赏红梅口占》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静谧画面。"冷艳迎春独占先",梅花以它的冷艳姿态率先迎接春天的到来,展现出坚韧不屈的品格。"斜倚窗前"和"斜对樽前"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欣赏梅花的情景,既有室内的闲适,又有酒香四溢的氛围。
"茜纱格子淡如烟"运用比喻,将梅花的红色花瓣与淡雅的窗纱相映成趣,营造出朦胧而诗意的视觉效果。接下来的"春在谁边。月在谁边",通过设问,强调了梅花、月色与春天的交融,烘托出一种空灵之美。
"悄背红芳整翠钿"一句,写人与花互动,女子悄悄整理自己的首饰,仿佛在与花儿争艳,反映出人花同美的主题。"人比花妍。花妒人妍"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赞美人的美丽同时也暗示花儿也为之倾倒。
最后两句"亭亭相对各无言。花可人怜。人可花怜"以静态的画面收尾,梅花与人各自静立,无声地交流情感,彼此之间充满了怜惜和欣赏。整首词以花喻人,借花寄情,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意境。
溥天氛祲廓。看庆绵鸿祚,勋昭麟阁。蕃宣换符钥。
占西南襟带,遍□油幕。湘流绕郭。
蔼一城、和气雾薄。
听嘈嘈、比屋欢声,共说吏闲民乐。
遥想芗霏凫暖,翠拥屏深,晓风传乐。琼腴缓酌。
花阴淡,柳丝弱。
任松凋鹤瘦,莲敧龟老,丹颊常如旧渥。
趁天申、去押西班,奉觞御幄。
晨鸡告熹微,夜铎响不敌。
南街动役车,乱起在朝夕。
十年子不来,去欲万里息。
梗修江浦驾,邅回汉皋驿。
河冰宵始合,川树绿犹积。
栖栖天下事,皇皇行路客。
风尘不共聚,湖山乱无极。
闵予说诗书,欲归失乡国。
老作幕府宾,愿子盍家食。
今归良足欣,残贼阻于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