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袖褰裳手持帚,挂向阴空便摇手。
前推后却不辞劳,欲动不动谁掣肘。
偶人相对木与土,神女但誇朝复暮。
龙公不作本分事,中閒多少闲云雨。
见说周人忧旱母,宁知东海无冤妇。
慇勤更倩封家姨,一时断送龙回首。
卷袖褰裳手持帚,挂向阴空便摇手。
前推后却不辞劳,欲动不动谁掣肘。
偶人相对木与土,神女但誇朝复暮。
龙公不作本分事,中閒多少闲云雨。
见说周人忧旱母,宁知东海无冤妇。
慇勤更倩封家姨,一时断送龙回首。
这首诗以“埽晴妇”为题,描绘了一位清扫天空的女性形象,通过她的动作和遭遇,反映了人间的种种情态与世事的复杂。
诗中的“埽晴妇”手持扫帚,卷起衣袖,撩起裙裳,准备清除天上的乌云,让阳光普照大地。她挂起扫帚,向阴暗处挥动手臂,却似乎遇到了阻碍,前推后拉,不辞辛劳,却无法轻易行动,仿佛有人在背后牵制着她,不让她的努力得逞。
接着,诗人将“埽晴妇”的形象与偶人、神女、龙公等神话角色相联系,通过对比,展现了人间的现实与神话世界的差异。偶人与木土并列,象征着人类的局限与物质的存在;神女朝夕更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而龙公不守本分,中闲云雨,象征着自然界的不可预测与人类行为的后果。
最后,诗人提到周人的忧旱之情与东海无冤妇之说,进一步深化了对人间苦难与不公的反思。他请求封家姨(可能是指某种神灵或保护者)的帮助,希望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让龙回头,寓意着希望与改变的到来。
整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总角从君游,头颅各如此。
十年中乖异,暂聚差可喜。
浃旬互送迎,积怀不暇理。
社燕与秋鸿,途遇空尔尔。
上林君一枝,天涯我万里。
意行无近远,我梦亦如是。
时时把君臂,依依见文史。
境过一欠伸,中宵披衣起。
人言作郡乐,作郡真不美。
列城掩孤聪,万夫丛一指。
人善无足云,人过我先耻。
人求我恐后,人取我所鄙。
不解效脂韦,那能利爪嘴。
簿书日纠缠,祸害相依倚。
以此念家山,键户合扫轨。
况有老兄弟,至乐谁得似。
对状风雨中,鸡鸣殊不已。
岛屿湾湾三十六,孤篷夜向湾头宿。
残缸未灭鼓鼕鼕,又趁寒潮出海角。
海角有路惟青天,海角有水如苍烟。
帆幅斜欹高浪腹,船梢倒立远峰颠。
中有老鱼跳波出,大者十丈小七尺。
腥风怪雨吹幽荒,甲角牙须森剑戟。
须臾鲸鳄争潜逃,珊瑚倒影翻银涛。
远岸入云青羃羃,荡缨插足绿萧萧。
三三两两渔舟聚,习水如飞导前路。
汉使秋乘斗畔槎,渔人春入桃源渡。
万家烟火画图中,沙礁铁线锁重重。
鱼龙窟抱鲲身曲,虎豹关开鹿耳雄。
此时正值春光好,绿阴夹岸风搦搦。
载得恩波较海宽,回头一望沧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