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天衣聪老五首·其二》
《和天衣聪老五首·其二》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老怀归去几何年,吴越宗风久寂然。

闻说近来狮子吼,应将驴脚问生缘。

(0)
翻译
我这老迈的心思,回归故土还需多少年呢?
吴越之地的传统文化,早已沉寂无声。
注释
老怀:年老的心情。
归去:回归。
几何年:多少年。
吴越:古代中国东南地区,包括现在的江苏、浙江一带。
宗风:地方特色文化或传统风气。
久寂然:长久以来都很寂静。
闻说:听说。
狮子吼:比喻佛教中大乘教派的雄辩或威严声音,也指改革或新事物的出现。
驴脚:这里可能比喻旧事物或传统观念。
问生缘:询问生存的理由或缘由,意指对新事物的质疑或反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所作,名为《和天衣聪老五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与思考。

"老怀归去几何年" 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故乡的强烈愿望,"几何年" 的使用增添了一种时间的漫长和不确定性,也反映出诗人对回家的迫切心情。

"吴越宗风久寂然" 中的"吴越" 指的是古代地区名,今江浙一带,这里代表了诗人的家乡。"宗风" 通常指的是家族或氏族的文化传统,而"久寂然" 则表明这种传统文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被提及或者重视。

"闻说近来狮子吼,应将驴脚问生缘" 这两句则充满了哲理和隐喻。"狮子吼" 象征着强烈的能量和力量,而"驴脚" 则常常被用来比喻平凡或柔弱的事物。这里诗人可能在探讨个人与外界关系,或者是在表达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整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行香子.鄱阳□鱼

雪白肥鳒。墨黑修鲇。柳穿腮、小大相兼。

金刀批脔,鲜活甘甜。或时熬,或时煮,或时腌。

揎腕佳人,玉手纤纤。缕银丝、取意无厌。

羹须澹煮,滋味重添。滴儿醯,呷儿酒,撮儿盐。

(0)

眼儿媚·其二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

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

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

(0)

桂林送人之琼州招捕海寇

訾家洲畔路,别尔苦匆匆。

说剑令人喜,耽吟与我同。

旌旗枫鬼雨,舟楫鲎箄风。

想到琼峰顶,题诗更纪功。

(0)

归途有感

少小从师读鲁书,几回掩卷想风雩。

得游邹鲁圣贤地,谁创华夷道德涂。

地势虽然有离合,脚跟却莫放模糊。

不知江右明经士,曾识春秋两字无。

(0)

游庐山宿栖贤寺

古屋萧萧卧不周,披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游。

(0)

山中·其五

暄风已惬绿阴凉,小簟初横六尺床。

如宇宙宽容膝地,与尘埃隔及肩墙。

鸟乌声乐樱桃熟,田舍人忙麦饭香。

留得壁间双不借,尚堪锄水共移秧。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