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归越中二首·其二》
《送僧归越中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汪广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越中旧识梁开士,说法曾无一语闻。

惟有手培双树在,至今苍翠倚秋云。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的《送僧归越中二首(其二)》。诗中通过与老友梁开士的对比,表达了对僧人清心寡欲、专心修行生活的赞美之情。

首句“越中旧识梁开士”,点明了诗人与梁开士的过往交情,暗示两人曾有过深厚的友谊。然而,“说法曾无一语闻”一句转折,表明尽管曾经相识,但在谈论佛法时,诗人并未能听到梁开士的任何教诲或言论,这可能暗含着诗人对于自己未能深入理解佛法的遗憾。

接着,“惟有手培双树在,至今苍翠倚秋云。”这两句诗描绘了僧人归乡后的生活情景。他亲手种植的两棵树如今依然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仿佛在秋云中静静倚靠,象征着僧人修行的成果和内心的宁静。这里,树木不仅代表了自然界的生长,也隐喻了僧人修行的持久与坚定,以及其生活态度的平和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对僧侣清净生活的向往和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达到同样境界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与梁开士的对比,突出了僧人修行的专注与成就,表达了对僧侣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作者介绍
汪广洋

汪广洋
朝代:明   字:朝宗   籍贯:江苏高邮   生辰:? ~1379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猜你喜欢

首夏御园

禋祀次第举,法宫致虔斋。

蒇事临御园,绿浓映楼台。

韶华荏苒去,清和宛转来。

阶前木芍药,几朵迎曦开。

嬗代不假借,即景聊澄怀。

(0)

承光殿

三推耕耤回,涂顺临崇殿。

松枝轻霭低,花色明霞绚。

仪天名久消,太液波犹见。

飞潜禽鱼适,暄凉节候变。

鉴古惕有赫,自强励无倦。

(0)

题邹一桂写生

春华秋实萃成图,好尚惟人自会夫。

讵为携来识山水,如斯纳善可教无。

(0)

望大房山作歌

太行连延西南来,千支万派纷纡回。

房山於此独称峻,拔地秀拥金堂开。

卢水带左拒马右,伏流不敢争溪走。

我从长途直北望,茏葱佳气干牛斗。

梵宫琳宇栖嵚嵜,辟邪瓦埋行殿基。

春风万树花张锦,忆昔金源全盛时。

半壁江山迹始发,海陵迁建实唐突。

至今修葺剩二陵,其馀荒草寻飘忽。

行将酹酒临寝园,昭德怀古予心存。

圣人穹碑揭日月,拱读义尽休重论。

(0)

过卢沟桥·其二

惊蛰初临凌汛过,层冰浦溆积嵯峨。

俯栏识得浑流猛,行水思量究若何。

(0)

九日

重阳会有百回遭,揽胜崇山创且豪。

自是开天此度节,恰成随地可登高。

设筵讵必萸簪帽,陟巘刚欣枫点袍。

斜日射熊归帐殿,便因馀兴一挥毫。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