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耕耤回,涂顺临崇殿。
松枝轻霭低,花色明霞绚。
仪天名久消,太液波犹见。
飞潜禽鱼适,暄凉节候变。
鉴古惕有赫,自强励无倦。
三推耕耤回,涂顺临崇殿。
松枝轻霭低,花色明霞绚。
仪天名久消,太液波犹见。
飞潜禽鱼适,暄凉节候变。
鉴古惕有赫,自强励无倦。
这首诗描绘了承光殿周围环境的壮丽与和谐,以及对古代智慧的敬仰和自我激励的精神。开篇“三推耕耤回,涂顺临崇殿”以农事活动起笔,象征着辛勤耕耘与对权力的敬畏,随后“松枝轻霭低,花色明霞绚”描绘出自然美景,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着“仪天名久消,太液波犹见”则将视线转向历史与自然的永恒,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不朽。最后“飞潜禽鱼适,暄凉节候变”通过生物适应四季变化,暗示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整首诗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哲思,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古人智慧的追忆与自我勉励的体现。
赵州住院二十年,折脚禅床欠一边。
灰头土面半饥饿,苦涩家风今古传。
翻笑今人做长老,恰似官人问职田。
职田多,我便去,免见钵盂无著处。
职田少,我不去,生怕没盐兼没醋。
禅门难得好儿孙,正眼近来如扫土。
慧林首座久韬藏,个中果熟自然香。
大海钓鱼拚得失,空船归去也无妨。
十年此地征尘染,谁与山川还旧观。
九华小样出君家,要续个中消息断。
此郎与山对立玉,几上重重见陵谷。
安知可备宫架悬,乐府待之八音足。
他山岂无石一拳,如琮断方璧断圆。
不如此峰真巧具,六窗七窍俱天然。
君今落帆锡山近,挈石寻泉丫无恨。
会须漱石更枕流,世事入门君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