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
《浣溪沙》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不折莲茎不见丝。丝长难系一相思。

飞过烟树少人知。

心似芭蕉抽未已,雨声偏滴半开时。

郎边可有一枝枝。

(0)
鉴赏

这首《浣溪沙》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其内容细腻,情感丰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情感氛围。

首句“不折莲茎不见丝”,以莲花为引子,暗示了情感的纯洁与难以触及的特质。莲花的茎上若有若无的细丝,象征着情感的微妙与不易察觉。接下来,“丝长难系一相思”一句,将情感的难以捕捉和表达形象地展现出来,丝之长与相思之情的难以系结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情感的复杂与难以把握。

“飞过烟树少人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隐秘的情感体验。烟树之间,情感如同飞鸟般轻盈而难以捉摸,只有少数人能够感知到这份情感的存在,强调了情感的私密性和难以分享性。

“心似芭蕉抽未已,雨声偏滴半开时”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内心情感比作不断生长的芭蕉叶,即使在雨声中,也难以抑制其生长的欲望。这里不仅描绘了情感的持续与难以遏制,还暗含了外界环境对内心情感的影响,如雨声的滴落,既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情感波动的象征。

最后,“郎边可有一枝枝”一句,直接表达了对某个人的思念与期待,希望对方能理解并回应这份情感。这一句将前面的情感线索串联起来,使得整首词的情感脉络更加清晰,同时也增加了读者对于情感归属的期待。

综上所述,《浣溪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期待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于情感难以言说、难以把握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戏失孟莼孙·其一

盘珠香火竞新声,锦绣云霞绕座生。

谁似风流孟夫子,阿兰一曲独移情。

(0)

赠郭秋屏

华人无贵贱,诪张喜为幻。

此技欲何施,反遭彼族嫚。

吾友虽多贤,刚者亦罕见。

南萨与北郭,二子我所惮。

秋屏实劲特,骨立肤不曼。

浊河方滔天,伏济清自贯。

骄胡不敢轻,安用赖舌战。

大官习兰阇,谄敌必笑面。

此谄彼亦骄,吁嗟谁好汉!

(0)

里妇哭其溺子闻而有触

穷母伤儿不欲生,沧波白日隔幽明。

一哀出涕真何谓,避取回头忍泪声。

(0)

除夕·其一

留楚逋臣黯不言,入江汉水夜逾喧。

今宵安得通宵梦,梦过松江向故园。

(0)

泊九江

叶叶风帆叠叠山,凉波浩渺暮云斑。

愁人何许肠堪断,祇在残阳欲坠间。

(0)

哀东七三首·其二

儿死肤未冰,卧板藉以褓。

出门别吾友,归敛已不早。

入棺望始绝,父子缘遽了。

犹当书两和,白骨知此恼。

纸钱送汝去,遗烬那忍扫。

今宵我不寐,窗下灯皎皎。

后房汝啼处,絮泣剩婢媪。

一家各上床,掷汝向荒草。

岁尽冶城旁,月寒新鬼小。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