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后书事》
《至后书事》全文
宋 / 苏简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岁尽意不尽,日长愁更长。

将士介生虮,黔黎疻复疮。

拊膺念江夏,掩面向山阳。

大隐未高枕,巨鳌仍望洋。

旧闻死可祷,或以酒自戕。

废卷三太息,抚时徒感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ìhòushūshì
sòng / jiǎn

suìjìnjìnchángchóugèngcháng

jiāngshìjièshēngqiánzhǐchuāng

yīngniànjiāngxiàyǎnmiànxiàngshānyáng

yǐnwèigāozhěnáoréngwàngyáng

jiùwéndǎohuòjiǔqiāng

fèijuànsāntàishígǎnshāng

翻译
一年将尽但心意未尽,白天漫长而忧愁更深。
战士们在战争中饱受虱子折磨,百姓们伤口累累,苦不堪言。
我抚摸着胸口怀念江夏,面朝山阳却只能掩面哀叹。
最大的隐士还未安心安睡,巨鳌仍在大海中眺望无边。
过去听说可以通过祈祷来逃避死亡,有人甚至选择借酒消愁。
放下书卷多次叹息,面对时事只能徒增悲伤。
注释
岁尽:一年将尽。
意不尽:心意未尽。
日长:白天漫长。
愁更长:忧愁更深。
将士:战士们。
介生虮:饱受虱子折磨。
黔黎:百姓。
疻复疮:伤口累累。
拊膺:抚摸胸口。
江夏:地名,此处代指怀念之地。
山阳:山的南面。
大隐:最大的隐士。
巨鳌:大海中的巨龟。
望洋:眺望海洋。
死可祷:通过祈祷逃避死亡。
或以酒:或者借酒。
废卷:放下书卷。
太息:叹息。
抚时:面对时事。
感伤:悲伤。
鉴赏

这首宋诗《至后书事》是苏简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和民生的深深忧虑。首句“岁尽意不尽”,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尽忧虑,即使新年将尽,心中的忧虑却并未随之消减。次句“日长愁更长”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绪的持久和沉重。

诗人关注着士兵们在战争中的艰辛,“将士介生虮”,形容他们生活困苦,连虮虫都成为生存之忧。而百姓“黔黎疻复疮”,则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累累伤痕。他遥想江夏之地,心痛不已,又面对山阳方向,感到无能为力。

“大隐未高枕,巨鳌仍望洋”暗指朝廷高层未能妥善解决民生疾苦,如同巨鳌般茫然无措,仍在大海中徘徊。诗人对于通过祈祷求死的极端行为有所感慨,认为或许有人会选择借酒消愁,自我了结。

最后两句“废卷三太息,抚时徒感伤”,诗人放下书卷,发出深深的叹息,感叹于时局的艰难和个人力量的渺小,只能徒然感伤。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忧虑和无奈之情。

作者介绍

苏简
朝代:宋

(?—1166)眉州眉山人,字伯业。苏迟子。以祖恩补假承务郎。徽宗宣和初调郑州司曹,累官知严州、处州。以直秘阁帅广东,措置海盗有方。以中散大夫、直龙阁致仕。有《山堂集》。
猜你喜欢

宫词一百首·其四

五夜钟声上直时,焚香重熨早朝衣。

裹头殿直催排立,等候君王出木围。

(0)

题珣师休牧轩·其三

空馀短笠与轻蓑,道著休时事早多。

更向中间问消息,夜深无奈月明何。

(0)

均庆寺

一方灵迹两峰间,左右芒山与砀山。

胜地昔曾钟王气,高僧谁此掩禅关。

翚飞巍殿烟瓴碧,翠削层崖苔藓斑。

千古英雄无处问,岭头依旧白云闲。

(0)

古断肠曲三十首·其二

催花一霎雨依微,芳径泥香草色萋。

可是一春天气冷,牡丹开了未莺啼。

(0)

岁除思归·其一

山栖书到多日,野渡舟横几回。

想见溪边亭上,故人待我衔杯。

(0)

酬杜八同宿西山兰若

西山龙井路,俱有旧行踪。

待得城中暇,重期石上逢。

冷霜粘破屐,落月带残钟。

拟践相邻约,烦君买一峰。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